路基部分 1. P1 路基三大準備 (1)路基施工前應做好組織、物資和技術三大準備。
(2)技術準備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熟悉設計文件、現場調查核對、設計交樁、復測與放樣、試驗及試驗路段施工等。
(3)土的試驗項目應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顆粒分析、擊實、CBR 等。
(4)路基填前、碾壓前,應對路基基底原狀土進行取樣試驗。
2. P2 試驗段長度 試驗路段長度不小于 200m。
試驗段施工總結內容:
(1)填料試驗、檢測報告等。
(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機械組合;壓實機械規格、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壓時含水率范圍等。
(3)過程工藝控制方法及質量控制標準。
(4)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的優化。
(5)原始記錄、過程記錄。
(6)安全保障措施。
(7)環保措施。
3. P2 地基壓實度低路基處治 地基表層碾壓處理壓實度控制標準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一般土質應不小于 90%;三、四級公路應不小于 85%。低路堤應對地基
表層土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其處理深度應不小于路床厚度。
4. P3 土質路塹開挖方式(分類,適用)
作業方法 適用性
橫向 單層橫向全寬挖掘法 淺且短的路塹
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 深且短的路塹
縱向
分層縱挖 沿路塹全寬,以深度不大的縱向分層進行挖掘,適用于較長的路塹開挖。
通道縱挖 較長、較深、兩端地面縱坡較小的路塹
分段縱挖 過長,棄土運距過一側塹壁較薄的傍山路塹
混合式挖掘 路線縱向長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塹。
5. P4 保護層厚度(路床:300mm 雨期 30-50cm 冬期 1m) (1)土方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應及時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 300mm 厚
的保護層。
(2)雨期開挖路塹,當挖至路床頂面以上 300~500mm 時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挖好臨時排水溝,待雨期過后再施工。
(3)土質路堤路床以下 1m 范圍內,不得進行冬期施工。
6. 對比記憶:P4 土質路塹路床含水率高處治措施 P6 石質路床含水率高處治措施 (1)路床土含水率高或為含水層時,應采取設置滲溝、換填、改良土質等處理措施。
(2)石質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時,可設置滲溝進行排導,滲溝應采用硬質碎石回填。
7. P4-5 挖方、零填路床換填材料和深度 路床范圍為過濕土時應按設計進行換填處理,設計未規定時按以下要求換填: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換填厚度宜為 0.8~1.2m,若過濕
土的總厚度小于 1.5m,則宜全部換填,二級公路的換填厚度宜為 0.5~0.8m。
路基部分 1. P1 路基三大準備 (1)路基施工前應做好組織、物資和技術三大準備。
(2)技術準備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熟悉設計文件、現場調查核對、設計交樁、復測與放樣、試驗及試驗路段施工等。
(3)土的試驗項目應包括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顆粒分析、擊實、CBR 等。
(4)路基填前、碾壓前,應對路基基底原狀土進行取樣試驗。
2. P2 試驗段長度 試驗路段長度不小于 200m。
試驗段施工總結內容:
(1)填料試驗、檢測報告等。
(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機械組合;壓實機械規格、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率及碾壓時含水率范圍等。
(3)過程工藝控制方法及質量控制標準。
(4)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的優化。
(5)原始記錄、過程記錄。
(6)安全保障措施。
(7)環保措施。
3. P2 地基壓實度低路基處治 地基表層碾壓處理壓實度控制標準為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一般土質應不小于 90%;三、四級公路應不小于 85%。低路堤應對地基
表層土進行超挖、分層回填壓實,其處理深度應不小于路床厚度。
4. P3 土質路塹開挖方式(分類,適用)
作業方法 適用性
橫向 單層橫向全寬挖掘法 淺且短的路塹
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 深且短的路塹
縱向
分層縱挖 沿路塹全寬,以深度不大的縱向分層進行挖掘,適用于較長的路塹開挖。
通道縱挖 較長、較深、兩端地面縱坡較小的路塹
分段縱挖 過長,棄土運距過一側塹壁較薄的傍山路塹
混合式挖掘 路線縱向長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塹。
5. P4 保護層厚度(路床:300mm 雨期 30-50cm 冬期 1m) (1)土方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應及時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 300mm 厚
的保護層。
(2)雨期開挖路塹,當挖至路床頂面以上 300~500mm 時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挖好臨時排水溝,待雨期過后再施工。
(3)土質路堤路床以下 1m 范圍內,不得進行冬期施工。
6. 對比記憶:P4 土質路塹路床含水率高處治措施 P6 石質路床含水率高處治措施 (1)路床土含水率高或為含水層時,應采取設置滲溝、換填、改良土質等處理措施。
(2)石質路床底面有地下水時,可設置滲溝進行排導,滲溝應采用硬質碎石回填。
7. P4-5 挖方、零填路床換填材料和深度 路床范圍為過濕土時應按設計進行換填處理,設計未規定時按以下要求換填: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換填厚度宜為 0.8~1.2m,若過濕
土的總厚度小于 1.5m,則宜全部換填,二級公路的換填厚度宜為 0.5~0.8m。
填筑部位(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零填及挖方路基
上路床 0~0.30
下路床 輕、中及重交通 0.30~0.80
特重、極重交通 0.30~1.20
8. P5 爆破技術分類 類別 爆破方法 特點
減 少 沖 擊 波 影
響,降低石料大
塊率,以減少二
次破碎
光面爆破 用控制抵抗線和藥量的方法進行爆破,使之形成一個光滑、平整的邊坡(有臨空面)
預裂爆破 用控制藥量的方法,預先炸出一條裂縫,作為隔震減震帶,起保護開挖限界以外山
體或建筑物
微差爆破 兩相鄰藥包或前后排藥包以若干毫秒的時間間隔(一般為 15-75ms)依次起爆,
稱為微差爆破,亦稱毫秒爆破。
定向 定向爆破 利用爆能將大量土石方按照指定的方向搬移到一定的位置并堆積成路堤的一種爆
破施工方法,稱為定向爆破。【移挖作填】
9. P6 挖方邊坡復測及石質路床清理 (1)施工過程中,每挖深 3~5m 應進行邊坡邊線和坡率的復測。
(2)欠挖部分應予鑿除,超挖部分應采用強度高的砂礫、碎石進行找平處理,不得采用細粒土找平。
10. P7 路床:
(1)材料類型 宜選用 級配好的礫類土、砂類土等粗粒土(強度高、水穩定性好)
嚴禁 含草皮、生活垃圾、樹根、腐殖質的土
不得直接 泥炭土、淤泥、凍土、強膨脹土、有機質土及易溶鹽超過允許含量的土;(確需使用時,應采取技術措
施進行處理,經檢驗滿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不宜直接 粉質土(填筑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的路床)
不得直接 粉質土(填筑冰凍地區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
(2)路堤填料最小承載比和最大粒徑要求
填料應用部位(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承載比 CBR(%) 填料最大粒
徑(mm)高速、一級公路 二級公路 三、四級公路
填
方
路
基
上路床 0~0.30 8 6 5 100
下路床 輕、中及重交通 0.30~0.80
5 4 3 100 特重、極重交通 0.30~1.20
上路堤 輕、中及重交通 0.80~1.5
4 3 3 150 特重、極重交通 1.2~1.9
下路堤 輕、中及重交通 >1.5
3 2 2 150 特重、極重交通 >1.9
(3)路床填筑,每層最大壓實厚度宜不大于 300mm,頂面最后一層壓實厚度應不小于 100mm。
11. P7-8 路堤施工 (1)土方填筑方法
水平分層填筑法 填筑時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筑,是路基填筑的常用方法
縱向分層填筑法 宜用于用推土機從路塹取土填筑距離較短的路堤
橫向填筑法 僅用于無法自下而上填筑的深谷、陡坡、斷巖、泥沼等機械無法進場的路堤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