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采購業務--《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7號-采購業務》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7號-采購業務》所稱采購,是指購買物資(或接受勞務)及支付款項等相關活動。
采購業務需關注的主要風險包括:
(i)采購計劃安排不合理,市場變化趨勢預測不準確,造成庫存短缺或積壓,可能導致企業生產停滯或資源浪費。
(2)供應商選擇不當,采購方式不合理,招投標或定價機制不科學,授權審批不規范,可能導致采購物資質次價高,出現舞弊或遭受欺詐。
(3)采購驗收不規范,付款審核不嚴,可能導致采購物資、資金損失或信用受損。
關鍵控制點 |
控制措施 |
購買 |
(1)企業的采購業務應當集中,避免多頭采購或分散采購。以提高采購業務效率,降低采購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2)企業應當建立采購申請制度,依據購買物資或接受勞務的類型,確定歸口管理部門.授予相應的請購權,明確相關部門或人員的職責權限及相應的請購和審批程序 (3)企業應當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估和準人制度,確定合格供應商清單,與選定的供應商簽汀質量保證協議,建立供應商管理信息系統,對供應商提供物資或勞務的質量、價格、交貨及時性、供貨條件及其資信、經營狀況等進行實時管理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合理選擇和調整 (4)企業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和采購計劃合理選擇采購方式 (5)企業應當建立采購物資定價機制。采取協議采購、招標采購、談判采購、詢比價采購等多種方式合理確定采購價格,最大限度地減小市場變化對企業采購價格的影響 (6)企業應當根據確定的供應商、采購方式、采購價格等情況擬訂采購合同,準確描述合同條款,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按照規定權限簽訂采購合同 (7)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采購驗收制度,確定檢驗方式,由專門的驗收機構或驗收人員對采購項目的品種、規格、數量、質量等相關內容進行驗收,出具驗收證明 (8)企業應當加強物資采購供應過程的管理,依據采購合同中確定的主要條款跟蹤合同履行情況,對有可能影響生產或工程進度的異常情況,應出具書面報告并及時提出解決方案 |
付款 |
(1)企業應當加強采購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確付款審核人的責任和權力,嚴格審核采購預算、合同、相關單據憑證、審批程序等相關內容.審核無誤后按照合同規定及時辦理付款 (2)企業應當加強預付賬款和定金的管理 (3)企業應當加強對購買、驗收、付款業務的會汁系統控制,詳細記錄供應商情況、請購申請、采購合同、采購通知、驗收證明、入庫憑證、商業票據、款項支付等情況,確保會計記錄、采購記錄與倉儲記錄核對-致 (4)企業應當建立退貨管理制度.對退貨條件、退貨手續、貨物出庫、退貨貨款回收等作出明確規定,并在與供應商的合同中明確退貨事宜,及時收回退貨貨款 |
【提示】
(1)企業應當對辦理采購業務的人員定期進行崗位輪換。重要和技術性較強的采購業務,應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企業除小額零星物資或眼務外.不得安排同-機構辦理采購業務全過程。
(2)采購方式。大宗采購應當采用招標方式,合理確定招投標的范圍、標準、實施程序和評標規則;-般物資或勞務等的采購可以采用詢價或定向采購的方式并簽訂合同協議;小額零星物資或勞務等的采購可以采用直接購買等方式。
(3)采購價格。大宗采購等應當采用招投標方式確定采購價格,其他商品或勞務的采購。應當根據市場行情制定最高采購限價.并對最高采購限價適時調整。
(4)采購驗收。涉及大宗和新、特物資采購的,還應進行專業測試。
【例題8·單選題】下列關于采購業務付款環節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企業應當合理選擇付款方式,并嚴格遵循合同規定,防范付款方式不當帶來的法律風險,保證資金安全
B.所有預付款項都應當定期進行追蹤核查。綜合分析預付賬款的期限、占用款項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風險等情況,發現有疑問的預付款項,應當及時采取措施
C.企業應當指定專人通過函證等方式,定期與供應商核對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往來款項
D.企業應當建立退貨管理制度,對退貨條件、退貨手續、貨物出庫、退貨貨款回收等作出明確規定。
并在與供應商的合同中明確退貨事宜,及時收回退貨貨款
【答案】B
【解析】涉及大額或長期的預付款項,應當定期進行追蹤核查,綜合分析預付賬款的期限、占用款項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風險等情況,發現有疑問的預付款項,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
(八)資產管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8號-資產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8號-資產管理》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存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
資產管理需關注的主要風險包括:
(1)存貨積壓或短缺可能導致流動資金占用過量、存貨價值貶損或生產中斷。
(2)固定資產更新改造不夠、使用效能低下、維護不當、產能過剩,可能導致企業缺乏競爭力、資產價值貶損、安全事故頻發或資源浪費。
(3)無形資產缺乏核心技術、權屬不清、技術落后、存在重大技術安全隱患,可能導致企業法律糾紛、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控制點 |
控制措施 |
存貨 |
(1)企業應當采用先進的存貨管理技術和方法,規范存貨管理流程,明確存貨取得、驗收入庫、原料加工、倉儲保管、領用發出、盤點處置等環節的管理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強化會計、出入庫等相關記錄,確保存貨管理全過程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2)企業應當建立存貨管理崗位責任制.明確內部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切實做到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 (3)企業應當重視存貨驗收工作.規范存貨驗收程序和方法,對入庫存貨的數量、質量、技術規格等方面進行查驗,驗收無誤方可入庫 (4)企業應當建立存貨保管制度,定期對存貨進行檢查 (5)企業應當明確存貨發出和領用的審批權限,大批存貨、貴重商品或危險品的發出應當實行特別授權 (6)企業倉儲部門應當詳細記錄存貨入庫、出庫及庫存情況,做到存貨記錄與實際庫存相符,并定期與財會部門、存貨管理部門進行核對 (7)企業應當根據各種存貨采購間隔期和當前庫存,綜合考慮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市場供求等斟素,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合理確定存貨采購日期和數量,確保存貨處于最佳庫存狀態 (8)企業應當建立存貨盤點清查制度,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確定盤點周期、盤點流程等相關內容,核查存貨數量,及時發現存貨減值跡象 |
固定資產 |
(1)企業應當加強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各類固定資產的管理,重視固定資產維護和更新改造,不斷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積極促進固定資產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2)企業應當制定固定資產目錄.對每項固定資產進行編號,按照單項資產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詳細記錄各項固定資產的來源、驗收、使用地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運轉、維修、改造、折舊、盤點等相關內容 (3)企業應當根據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國家有關自主創新政策,加大技改投入,不斷促進固定資產技術升級,淘汰落后設備,切實做到保持本企業固定資產技術的先進性和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4)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保政策,對應投保的固定資產項目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批,及時辦理投保手續 (5)企業應當規范固定資產抵押管理,確定固定資產抵押程序和審批權限等 (6)企業應當建立固定資產清查制度,至少每年進行全面清查 |
無形資產 |
(1)企業應當加強對品牌、商標、專利、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的管理,分類制定無形資產管理辦法,落實無形資產管理責任制.促進無形資產有效利用,充分發揮無形資產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2)企業應當全面梳理外購、自行開發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各類無形資產的權屬關系,加強無形資產權益保護,防范侵權行為和法律風險 (3)企業應當定期對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先進性進行評估,淘汰落后技術,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技術更新換代,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做到核心技術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 (4)企業應當重視品牌建設,加強商譽管理,通過提供高質量產品和優質服務等多種方式,不斷打造和培育主業品牌,切實維護和提升企業品牌的社會認可度 |
【提示】
(1)企業內部除存貨管理、監督部門及倉儲人員外,其他部門和人員接觸存貨,應當經過相關部門特別授權。
(2)外購存貨的驗收,應當重點關注合同、發票等原始單據與存貨的數量、質量、規格等核對-致。涉及技術含量較高的貨物,必要時可委托具有檢驗資質的機構或聘請外部專家協助驗收。自制存貨的驗收,應當重點關注產品質量,檢驗合格的半成品、產成品才能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品應及時查明原因、落實責任、報告處理。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驗收,應當重點關注存貨來源、質量狀況、實際價值是否符合有關合同或協議的約定。
(3)定期對存貨進行檢查,重點關注下列事項:
①存貨在不同倉庫之間流動時應當辦理出入庫手續。
②應當按倉儲物資所要求的儲存條件貯存,并健全防火、防洪、防盜、防潮、防病蟲害和防變質等管理規范。
③加強生產現場的材料、周轉材料、半成品等物資的管理,防止浪費、被盜和流失。
④對代管、代銷、暫存、受托加工的存貨,應單獨存放和記錄,避免與本單位存貨混淆。
⑤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存貨的保險投保.保證存貨安全,合理降低存貨意外損失風險。
(4)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開展金面盤點清查,盤點清查結果應當形成書面報告。
【例題9·單選題】下列關于甲公司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做法中,錯誤的是( )。
A.存貨驗收入庫完成后由負責人簽字確認
B.每兩年進行-次固定資產全面清查
C.每年進行-次年終的存貨定期盤點清查
D.制定了嚴格的專有技術保密措施
【答案】B
【解析】每年至少進行-次固定資產的全面清查。清查中發現問題,應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并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