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社會工作者小張采用互動模式開展了一個“睦鄰居”小組,旨在增加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的交流,促進流動兒童的社區適應與融合。關于該小組的說法,最準確的是()
A.該小組雖然是個互動小組,但扔應考慮服務流動兒童的補救性目標
B.鑒于兒童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小張在帶領小組時應做好控制著角色
C.小組主要圍繞社區適應問題,小張應將其目標主要聚焦于流動兒童
D.小張可以運用激勵的示范等技巧,提高組員之間互動頻率和品質
32、隨著小組的開展,組員開始表現出既想表露自己又擔心別人不接納,既想探索自己又怕引發痛苦的矛盾狀態,并產生防衛心理和抗拒行為,例如會用缺席或遲到、沉默寡言、轉換話題等方式保護自己。針對以上情況,社會工作者最適宜的做法是()
A.幫助組員分享自己的感受,處理焦慮心理和逃避行為
B.幫助組員形成良好的互動,以便小組結束后跟進服務
C.協助組員維持正向的經驗,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
D.協助組員消除彼此陌生感,提高其對小組目標的認識
33、社會工作者小張為社區社會組織的居民領袖開設了一個小組。通過一段時間的小組活動,小組的凝聚力明顯增強,組員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小組的關系結構趨于穩定。在小組工作的這一階段,小張的主要工作任務是()
A.協助組員重新建構小組
B.適當控制小組工作進程
C.協助組員從小組中獲得新的知識
D.強化組員對小組預期成效的期望
34、社會工作者小李設計了一個旨在提升無業青年自信心的小組,小組工作第四節開始,小李引導組員共同完成了“挑戰北斗星”的游戲。
小李:“完成游戲那一刻,大家感覺如何?”
組員:“哇,太激動了,感覺像是心里一塊大石頭落地了。”
小李:“與最初相比,大家的想法有什么變化?”
組員:“剛開始我覺得不可能完成任務,擔心椅子會受不了,等大家成功走完最后一張椅子,我才發現有些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需要多去嘗試。”
以上對話,一般出現在小組活動經驗分享環節,其主要目的是()
A.引導組員討論參加活動的收獲,交流給自己的啟發
B.引導組員彼此交流與合作,協助小組互助網絡行成
C.引導組員形成穩定關系,促使小組進程有規律可循
D.引導組員間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圍,增加小組凝聚力
35、為幫助失獨母親走出家門,接觸社會,開始新生活,社會工作者老李著手建立失獨母親的互助支持網絡,并邀請社區9名失獨母親參加“暖心之家”小組。小組工作進入第五節,目標是協助組員關注當下,了解并學習運用身邊的資源,以緩解困境。下列活動中最適宜本節的是()
A.鳳凰涅槃--展望未來我的生活我做主
B.暖心社區--設計自己想要的社區服務
C.美麗人生--梳妝打扮原來自己也很美
D.我的五樣--互相介紹自己的五個愛好
36、關于小組需求評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組需求評估必須在開始階段對小組的需求進行準確評估
B.運用標準化量表進行需求評估,可對組員作出診斷性判斷
C.小組需求評估一般應由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兩個步驟組成
D.小組需求評估需考慮小組整體、組員需求和小組環境要求
37、在社會策劃模式中,社會工作者在建立目標之后緊接著需要做的是()
A.評估所在社會服務機構執行該計劃的優勢劣勢
B.列出所有能達到目標的可行性方案并比較選擇
C.了解該社區內有影響力的人士對計劃的期望
D.為計劃的實施爭取財政支持和配置人力資源
38、社會工作者小楊發現社區里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屬對社區照顧的需求比較迫切。下列小楊的做法中,采用“由社區照顧”策略的是()
A.用小組工作方法為精神障礙者家屬提供情緒支持
B.將有需要的精神障礙者轉介到精神康復專科醫院
C.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關愛精神障礙者家庭的服務
D.建議有關部門建立精神障礙者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39、社會工作者在認識社區的過程中,需要對社區文體進行分析。下列表述中,屬于“描述問題”的是()
A.說明居民對社區問題的感受
B.分析社區問題產生的原因
C.探討社區問題未來發展變化
D.制定解決社區問題的策略
40、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進入地震災區,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團隊成員開會商議社會工作服務方案,其中關于“可行性”的討論,主要強調服務推動應()
A.參照其他機構做法
B.符合機構宗旨目標
C.展示機構優勢特征
D.擁有足夠資源支持
31、答案: D
解析:互動模式亦稱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是基于人與環境和人際之間的關系而建立的一種小組模式。旨在通過組員之間、組員與小組及社會環境之間、小組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系,促使組員在小組這個共同體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長,增強組員的社會功能,提升其發展能力。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工作,焦點在于互動關系及其效果。故本題答案應為D。
32、答案: A
解析:在轉折階段,組員之間溝通和互動比小組初期有所增強,但自我肯定、安全感與真誠的互動尚未完全實現,組員之間會在價值觀、權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產生矛盾和沖突。這一階段組員最常見的顯著特征如下:1.對小組具有較強的認同感2.互動中的抗拒與防衛心理3.角色競爭中的沖突面對小組的特點,社會工作者在轉折階段的工作重點在于處理小組沖突。BC屬于結束階段的內容。D屬于開始階段的內容,故應選A
33、答案: C
解析:小組工作的成熟階段,協助組員解決問題是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維持小組的良好互動,協助組員解決有關問題,協助組員從小組中獲得新的認知,協助組員把認知轉化為行動。
34、答案: A
解析:在設計小組活動時,社會工作者應該掌握和考慮以下幾點:①扣緊小組目標:②考慮組員的特征及能力:③小組活動的基本要素:④經驗分享環節。其中,在經驗分享環節中,須預留一定的時間讓組員分享彼此的經驗,鼓勵組員發表參與小組活動的感受,討論彼此在小組活動中的成長經驗,總結有益的啟示。
35、答案: B
解析:在設計小組活動時,社會工作者應該掌握和考慮以下幾點:①扣緊小組目標:②考慮組員的特征及能力:③小組活動的基本要素:④經驗分享環節。因此社會工作者在設計小組活動方案的時候,應該首先考慮清楚小組工作的目標。要圍繞小組工作的總目標或最終目標,根據小組工作各個階段的目標要求,設計好與這些階段相適應的一系列小組活動方案。題干當中小組進行到了第五節,目標是關注當下,只有B選項符合當下。
36、答案: D
解析:小組的需求評估是小組工作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社會工作者必須在小組籌備階段對小組的需求進行正確評估,從而設計出有效的干預計劃。在小組需求評估中,必須考慮的因素有:小組整體需求、組員的需求和小組的環境需求。準確評估小組需求,既能滿足小組發展的需要又能滿足組員的個體需要,是小組發展的關鍵環節。 小組評估開始于小組設計階段,并貫穿于整個小組過程之中。小組的需求評估由資料收集、資料分析、作出判斷并制訂干預計劃3個步驟形成。 在需求評估時,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以保證資料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第二,避免在需求評估中,給組員貼上診斷性標簽,特別是在使用一些標準化量表時,尤其要注意這一點;第三,明確評估重點,在某些小組中,應該將評估重點放在現在,而在另一些小組中,評估重點既放在現在又關注過去,這完全取決于小組的性質。
37、答案: B
解析:社會策劃模式的實施策略 1.明確組織的使命和目標 2.分析環境和形勢 3.客觀地認識自身的能力 4.界定和分析問題 5.確定需要 6.建立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標準 7.列出、比較并選擇可行方案 8.測試方案 9.執行方案 10.評估結果
38、答案: C
解析:“由社區照顧”是指由家庭、親友、鄰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顧和服務。“由社區照顧”的核心是強調動員社區內的資源,發動社區內的親戚、朋友和居民協助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顧。具體做法是:將康復過程中一些比較簡單的和非專業化的訓練及護理程序教授給服務對象的親屬或社區志愿者,由他們協助專業護士施行,這樣那些傷殘或弱能人士在專業的不足和專業設施不具備時,仍然可以在家庭的環境中進行康復護理和訓練。
39、答案: A
解析:對問題的描述是認識問題的起點,意在弄清問題的表現或者問題的癥狀。任何社區問題 都是客觀事實與主觀感知共同作用的產物,一方面社區中確實存在某種現象,另一方面社區 成員對這種現象表示了不滿或擔心,希望改變或消除這種現象。因此,社會工作者在描述問 題時不應只關注客觀存在的事實和狀況,還要關注社區成員對現狀的感知和察覺,清楚居民 對問題的認識和描述,理解居民對問題的體驗和感受。
40、答案: D
解析:可行性,指實施這個方案達到成功的程度,包括方案是否實際可行、機構是否可以完成這個方案、機構過去完成這類方案的記錄、方案計劃是否適當,四個選項中只有D選項屬于可行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