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剩余收益基礎的業績計量
(一)剩余收益的一般定義
一般定義 | 剩余收益是指一項投資的實際報酬與要求的報酬之間的差額。 【提示】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是獲取超額收益,即為股東創造價值。 |
公式 | 剩余收益=收益-應計成本=收益-投資要求的報酬率×投資額 【提示】應計成本度量的是一筆資金用于本項目而不能用于其他項目的機會成本。 |
與會計利潤的區別 | 剩余收益和會計利潤的主要區別,是其扣除了機會成本,而會計利潤僅扣除實際支出的成本。 |
(二)剩余收益的表現形式
剩余權益收益 | 剩余權益收益=凈收益-權益投資應計成本 =凈收益-權益投資要求報酬率×平均權益賬面價值 =平均權益賬面價值×(權益報酬率-權益投資要求報酬率) 【提示】權益報酬率——“權益凈利率”。 |
剩余凈金融支出 | 剩余凈金融支出=凈金融支出-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要求的報酬率 =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報酬率-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要求的報酬率 =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報酬率-凈金融負債要求的報酬率) 【提示】凈金融支出——“稅后利息費用” 凈金融負債報酬率——“稅后利息/凈負債”—“稅后利息率” |
剩余經營收益 | 剩余經營收益=凈經營收益-平均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要求的報酬率 =平均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報酬率-凈經營資產要求的報酬率) 【提示】凈經營收益——“稅后經營凈利潤” 凈經營資產報酬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 |
關系 | 剩余經營收益=剩余權益收益+剩余凈金融支出 |
【總結】
剩余權益收益=凈收益-權益投資要求報酬率×平均權益賬面價值
=平均權益賬面價值×(權益報酬率-權益投資要求報酬率)
剩余凈金融支出=凈金融支出-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要求的報酬率
=平均凈負債×(凈金融負債報酬率-凈金融負債要求的報酬率)
剩余經營收益=凈經營收益-平均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要求的報酬率
=平均凈經營資產×(凈經營資產報酬率-凈經營資產要求的報酬率)
(三)剩余收益基礎業績評價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 (1)剩余收益著眼于公司的價值創造過程 【提示】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是獲取超額收益,即為股東創造價值。 (2)有利于防止次優化 不同部門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投資,如果它能夠創造較多的剩余收益,那么就應該滿足;如果它創造的剩余收益較少,即應排隊等候;如果它不能創造剩余收益,就不應投資。基于剩余收益觀念,可以更好的協調公司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而使公司整體利益最大化。 |
缺點 | (1)不便于不同規模的公司和部門的業績比較 (2)依賴于會計數據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