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經營者和所有者的主要利益沖突是經營者希望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能夠獲取更多的報酬、更多的享受,并避免各種風險;而所有者則希望以較小的代價(支付較少報酬)實現更多的財富。所有者向企業派遣財務總監,所有者對經營者予以監督,如果經營者績效不佳,就解聘經營者;經營者為了不被解聘就需要努力工作,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服務。因此,選項A是答案。如果經營者決策失誤,經營不力,績效不佳,該企業就可能被其他企業強行接收或吞并,相應經營者也會被解聘。經營者為了避免這種接收,就必須努力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因此,選項B是答案。股票期權和績效股都將經營者的報酬與其績效直接掛鉤,以使經營者自覺采取能提高所有者財富的措施。所以,選項C和選項D是答案。參見教材第8頁。
【該題針對“利益沖突與協調”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根據兩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標準差的公式可知,相關系數為+1,則投資組合的標準差等于兩項資產標準差的加權平均數,只有在投資比例相等的情況下,投資組合的標準差才等于兩項資產標準差的算術平均數,因此,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根據兩項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的標準差的公式可知,選項B和選項D的說法正確;只有在相關系數等于1的情況下,組合才不能分散風險,此時,組合的標準差=單項資產的標準差的加權平均數;只要相關系數小于1,組合就能分散風險,此時,組合的標準差<單項資產標準差的加權平均數,所以,C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45-46頁。
【該題針對“證券資產組合的風險與收益”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表外因素指的是資產負債表中沒有反映出來的因素,當企業存在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或授信額度時,這些數據不在財務報表內反映,但由于可以隨時增加企業的支付能力,可以提高企業償債能力。因此,選項A是答案;如果企業存在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會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但是,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并不單獨體現,因此,選項B是答案。如果企業存在債務擔保或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會增加企業的潛在償債壓力。同樣各種承諾支付事項,也會加大企業償債義務。但是,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并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出來,所以,選項C是答案;當企業存在經營租賃時,意味著企業要在租賃期內分期支付租賃費用,也即有固定的、經常性的支付義務,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但是經營租賃的負債未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因此選項D是答案。參見教材333-334頁。
【該題針對“償債能力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9月份支付20×10%+25×30%+30×60%=27.5(萬元),10月初的應付賬款=25×10%+30×(1-60%)=14.5(萬元),10月末的應付賬款=30×10%+50×(1-60%)=23(萬元)。
【該題針對“財務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優先股股票是公司發行的相對于普通股具有一定優先權的股票,其優先權利主要表現在股利分配優先權和分取剩余財產優先權上。選項C和選項D是普通股股東的權利。原有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本公司增發股票的權利。普通股股東對公司的管理權主要體現在重大決策參與權、經營者選擇權、財務監控權、公司經營的建議和質詢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方面。參見教材111頁。
【該題針對“發行普通股股票”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現金周轉期就是指介于公司支付現金與收到現金之間的時間段,現金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由此可知,選項C、D的說法正確。減慢支付應付賬款可以延長應付賬款周轉期,因此可以縮短現金周轉期,即選項A的說法正確。產品生產周期的延長可以延長存貨周轉期,從而延長現金周轉期,從而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205頁。
【該題針對“現金收支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變動儲存成本與存貨的數量有關,如存貨占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存貨的破損和變質損失、存貨的保險費用等。選項D屬于存貨的缺貨成本。參見教材224頁。
【該題針對“存貨的成本”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由于告訴了日供應量,因此,本題屬于“存貨陸續供應和使用”的情況,每日供應量P為50件,每日使用量d=9000/360=25(件),代入公式可知:經濟生產批量=[2×9000×200/5×50/(50-25)]開方=1200(件),最高庫存量=供應期×(日供應量-日使用量)=1200/50×(50-25)=1200×(1-25/50)=600(件),平均庫存量=最高庫存量/2=600/2=300(件),經濟生產批量占用資金為300×50=15000(元),與經濟生產批量相關的總成本=[2×9000×200×5×(1-25/50)]開方=3000(元)。參見教材228頁。
【該題針對“最優存貨量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單位邊際貢獻=100-60=40(元),邊際貢獻總額=5000×40=200000(元),邊際貢獻率=40/100×100%=40%,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130000/40%=325000(元),保本銷售量=325000/100=3250,保本作業率=3250/5000×100%=65%,安全邊際率=1-65%=35%。參見教材246-251頁。
【該題針對“單一產品量本利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聯合單位的年銷售量=4000/2=2000(件)或=6000/3=2000(件),聯合單價=50×2+80×3=340(元),聯合單位變動成本=30×2+60×3=240(元),新增的稅前利潤=2000×(340-240)-120000×40%-7000=145000(元)。參見教材262頁。
【該題針對“多種產品量本利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講師輔導:2014年中級會計師輔導培訓,講師教你如何一次通關! 點擊試聽>>
【233網校福利大放送】:即日起,關注微信并轉發點贊,馬上送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最新備考資料!時間有限,趕緊行動起來!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