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熱水供應系統
1.熱水供應系統的組成
2.熱水供應系統分類
(1)按供水范圍分類。
(2)按熱水管網循環方式分類。
(3)按熱水管網運行方式分類。
(4)按熱水管網循環動力分類。
(5)按熱水供應系統是否敞開分類。
(6)按熱水管網布置圖式分類。
3.熱水供應設備
(1)熱源。建筑集中熱水供應所需熱源,根據該建筑所在地區條件,可利用工業余熱、廢熱、地熱、太陽能、電熱、城市集中供熱網,區域鍋爐房,燃油、燃氣家用鍋爐等。
(2)系統加熱設備。集中熱水供應系統的加熱設備,應視采用的熱源、熱媒和位置等情況選用。
1)電加熱器。電加熱器是利用電能通過電阻絲加熱冷水的設備。
2)太陽能熱水器。由集熱器、儲水箱、給水箱、循環管、循環泵等組成。
3)燃氣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熱源有天然氣、焦爐煤氣、液化石油氣和混合煤氣四種。按燃氣壓力分為低壓和中壓熱水器。
4)熱水鍋爐。燃料燃燒直接加熱熱水。設備、管理簡單,熱效率高,適用于用水較均勻、耗熱量不大的單層或多層建筑。
5)汽水混合加熱器。包括多孔管直接加熱冷水和蒸汽噴射器加熱冷水。
6)容積式熱交換器。有臥式和立式兩種。熱媒為高壓蒸汽或高溫熱水。熱媒進人加熱器底部的U型加熱管放出熱量后,返回鍋爐。
7)快速式熱交換器。采用行程式結構,不能儲存熱水,熱效率較高、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8)水箱盤管加熱。水箱盤管的原理與容積式交換器的相同,在水箱底部設加熱盤管對水箱中儲存的冷水進行加熱。
(3)熱水儲水箱。
4.熱水供應管道
(1)熱水管道管材。熱水管網應采用耐壓管材及管件,一般可以采用熱浸鍍鋅鋼管或塑鋼管、鋁塑管、聚丁烯管、聚丙烯管、交聯聚乙烯管等。賓館、高級公寓和辦公樓等宜采用銅管和銅管件。
(2)附件。
1)水表。設在水加熱器的冷水進水干管上,用于計量系統熱水總用量;用于計量分戶用水或個別供水點用水量的水表,一般布置在配水支管上。
2)閥門。在熱水供應系統中配、回水主干管上、配水立管上、接出超過5個配水點支管上、加熱設備、儲水器、自動溫度調節器、疏水器、循環水泵等進、出水管上裝設閥門。
止回閥應裝設在閉式水加熱器、貯水器的給水供水管上,開式加熱水箱給水管、加熱水箱與其補給水箱的連通管上,熱媒為蒸汽的有背壓疏水器后的管道上,熱水供應管網的回水管上,循環水泵出水管上,阻止水逆流輸配。
安全閥為系統泄壓,防止系統發生超壓事故。
在熱交換站內匯集、分配熱介質,以供應幾個室內熱水供應系統而設的集水器、分水器、分汽缸。
3)管道熱伸長補償器。用管道敷設形成的L形和Z字彎曲管段來補償管道的溫度變形。對室內熱水供應管道長度超過40m時,一般應設套管伸縮器或方形補償器。
4)排氣和泄水裝置。在上行橫干管最高處或干管向上抬高管段最高處設自動排氣閥,以利于排氣。泄水裝置設于管網最低處或向下凹的管段處,以利于泄空管網中的存水,便于檢修。
5)疏水器。靠近用汽設備凝結水管末端處或蒸汽管水平下凹敷設的下部設置,排除凝結水。
6)膨脹水罐與膨脹管。在閉式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中設膨脹水罐、膨脹管,用于補償儲熱設備及管網中水溫升高后水體積的膨脹量。
7)熱水溫度、壓力觀測和水溫自動調節裝置。為便于觀測水加熱器、儲水器和冷熱水混合器中水溫,均應裝設溫度計。對有壓的設備,如閉式水加熱器、儲水罐、鍋爐、分水缸、分汽缸上裝設壓力表。
(3)管道安裝。熱水管道與給水管網相同,有明裝和暗裝兩種方式。一般建筑的熱水管網采用明裝,只有在建筑或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采用暗裝。
熱水管道的室外部分當不能在管溝內敷設時,可采用保溫材料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直埋地敷設。
(4)保溫。熱水供應系統中的水加熱器、儲水器、熱水箱及配水干管、回水管等應進行保溫。常用的保溫材料有超細玻璃棉、玻璃棉、膨脹珍珠巖、石棉、巖棉、聚氨酯現場發泡、礦渣棉等。
(5)水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