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鋼的回火工藝
其目的是調整工件的強度、硬度、韌性等力學性能,降低或消除應力,避免變形、開裂,并保持使用過程中的尺寸穩(wěn)定。
回火按不同的加熱溫度可分為:
(1)低溫回火。主要用于各種高碳鋼的切削工具、模具、滾動軸承等的回火處理。
(2)中溫回火。一般適用于中等硬度的零件、彈簧等。
(3)高溫回火。主要用于重要結構零件。
例:較退火冷卻速度快,過冷度較大,處理后的工件其強度、硬度、韌性較退火為高,且生產周期短,能耗少,此種熱處理工藝為( )。
A.高溫回火工藝 B.中溫回火工藝
C.低溫回火工藝 D.正火工藝
答案:D
三、熱處理方法的選擇
焊后熱處理一般選用單一高溫回火或正火加高溫回火處理。對于氣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溫回火處理。單一的中溫回火只適用于工地拼裝的大型普通低碳鋼容器的組裝焊縫,其目的是為了達到部分消除殘余應力和去氫。絕大多數(shù)場合是選用單一的高溫回火。高溫回火溫度范圍為500-780℃(一般要求不超過800℃)。熱處理的加熱和冷卻力求內外壁均勻。
例: 工件焊接后需進行熱處理時,一般應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 )。
A.單一高溫回火 B.正火
C.正火加高溫回火 D.中溫回火
答案:AC
四、焊后熱處理的一般要求
(l)焊接接頭的熱處理,一般應在焊后及時進行。
(2)焊后熱處理的加熱范圍,以焊口中心為基準,每側不應小于焊縫的3倍。
(3)兩種金屬焊接頭的焊后熱處理要求,一般應按合金成分較低的鋼材確定。
五、焊后熱處理的加熱方法
1、感應加熱
2、輻射加熱
輻射加熱常用火焰加熱法、電阻爐加熱法、紅外線加熱法。
工程上常采用氧和乙炔氣混合燃燒產生的高溫作為焊后局部熱處理方法,采用柴油加熱內燃法作為焊后整體熱處理方法。電阻爐是目前小管子焊縫熱處理廣泛采用的加熱設備。紅外線加熱可適用各種尺寸、各種形狀的焊接接頭的熱處理,效果僅次于感應加熱。
六、整體熱處理
整體熱處理是為了消除焊接產生的應力,穩(wěn)定各種幾何尺寸,改變焊接部位金相組織,提高金屬的韌性和抗應力能力,阻止裂紋的產生。
采用整體處理的方法有兩種:內燃法和電加熱法。
例:在焊接過程中,為減緩熔池冷卻速度,有利于排氣、排渣,減少氣孔、夾渣等缺陷,應采取的熱處理方法為( )。
A.焊前預熱 B,焊后熱處理
C.焊后高溫回火處理 D.正火加高溫回火處理
答案:A
第五節(jié) 工程施工質量檢驗
一、材料的一般檢驗
質量檢驗的內容主要包括材料的檢驗、安裝設備的檢驗和焊接質量的檢驗等。質量檢驗的方法主要有:
(l)原材料和設備零件尺寸和幾何形狀的檢查;
(2)原材料和焊縫的化學成分分析、機械性能試驗和金相組織檢驗;
(3)原材料及焊縫表面和內部缺陷的檢驗;
(4)設備和管道系統(tǒng)的試壓。
二、金屬材料的檢驗
(一)檢驗的依據(jù)
(1)供貨合同;
(2)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
(3)供方提供的發(fā)貨單、計量單、裝箱單、產品合格證、化驗單、技術鑒定單、圖紙及其他有關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