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金融期貨
學習目的與要求:
了解金融期貨的產生、發展以及現狀;掌握金融期貨與商品期貨的差別;掌握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的概念、特點、主要種類、交易方式、影響因素與主要市場分布等
學習重點:
金融期貨的概念、產生背景、種類、特點、交易方式
第一節 金融期貨的產生與發展
一、金融期貨的定義
金融期貨是指以金融工具或金融產品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其合約標的物不是實物商品,而是金融工具或金融產品,如外匯、債券、股票指數等。
金融期貨交易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期貨市場。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國際貨幣市場(IMM)推出了7種外匯期貨合約交易,標志著金融期貨這一新的期貨類別的產生。
根據各種合約標的物的不同性質,金融期貨分為三大類: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包括股票期貨)。
其中影響較大的合約有: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日元期貨合約、S&P(標準普爾)500股指期貨合約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美國長期國庫券期貨合約 考試大論壇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KEX——恒生指數期貨合約
外匯期貨的創舉人和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董事長:梅拉梅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博士。
二、金融期貨的產生
(一)外匯期貨: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
(二)利率期貨: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
- 與放棄固定匯率制一樣,控制利率、穩定利率不再是金融政策的重要目標,更為重要的是控制貨幣供應量,利率不但不是管制對象,反而是成為政府著重用來調控經濟、干預匯率的一個重要工具。利率管制的取消與日益頻繁波動使其期貨品種應運而生。
- 1975年10月——CBOT推出有史以來第一張利率期貨合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抵押憑證(GNMA)期貨合約。
- 1981年12月——CME的IMM推出3個月歐洲美元定期存款和約——首度采用現金交割的期貨合約。
- “歐洲美元”是指一切存放于美國境外的非美國銀行或美國銀行設在境外的分支機構的美元存款。最初起源于歐洲。
- “歐洲美元”作為一種“離岸金融市場”,利率不受美國也不受市場所在國的法律管制,銀行能以高利率吸儲和低利率放貸。
- 美國監管當局——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采集者退散
(三)股指期貨:
1982年2月24日,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推出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
1982年4月21日,CME推出S&P500股指期貨交易——后來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金融期貨合約。
(聯系前面章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
(四)股票期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聯合發起成立了一個取名為One Chicago的新交易所,于2002年11月8日正式開始交易,主要交易品種為單個股票期貨交易、狹基股指期貨交易及交易所基金交易。
狹基股票指數:是指由9只或更少的股票組成的指數。
三、金融期貨的發展與繁榮
金融期貨中,股指期貨排在第一位,利率期貨排在第二位,外匯期貨第三位。也就是說,推出的越晚,發展越快。
1982年9月30日,歐洲第一家金融期貨交易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開張。
據美國期貨行業協會(FIA)統計,1999年全球交易量排名前10位的合約中,只有原油一項屬于商品期貨,其余的都是金融類期貨(期權)合約。
四、金融期貨的特點 來源:www.examda.com
從交易機制或交易方法來說,兩者基本相同。由于商品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有形商品,而金融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無形的金融工具或金融產品,因此金融期貨呈現出這樣一些特點及差異:
金融期貨品種之間不存在品質差異,高度同質。具有絕對的耐久性和易保存性,不存在倉儲費和保險費,也不存在地區價格差異和運輸成本。
(一)有形商品與金融產品的區別
差異點 |
有形商品 |
金融產品 |
品質 |
存在差異 |
高度同質 |
儲存成本 |
易變質 |
絕對的耐久性和易保存性 |
運輸成本 |
有 |
無 |
交割 |
復雜 |
簡單 |
交割成本 |
大 |
小 |
期現套利 |
少 |
多 |
逼倉行情 |
有時 |
無 |
(二)金融期貨的特點
1、金融期貨的交割具有極大的便利性。
2、金融期貨的交割價格盲區大大縮小。
3、金融期貨中期現套利交易(Arbitrage)更容易進行。——在商品期貨中,投機者進行的套利交易基本上集中在跨月套利這種形式上。
4、金融期貨中逼倉行情難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