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的備考可以分為聽課、復習、沖刺、臨場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都是準備考試的重要的環節。由于各個階段具有自己的特點,考生應該針對各個階段的特點來安排每個階段的學習。
第一節 聽課
一、聽課的必要性
在這個階段中,聽課是基礎性的。聽課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后續備考活動的難易程度,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備考的效果。所以,考生一定要重視聽課。可能有的考生感覺可以通過自學達到好的效果。但是,對于絕大多數考生而言,通過聽課來學習還是必要的選擇。這種必要性表現在:
(一)聽課可以節省時間
對于一般的考生而言,將四本教材認真地看一遍大約需要200—240小時左右。如果參加具有較高師資水平的培訓班,完成第一遍教材只需要70小時。而且效果會遠遠好于自學完成的第一遍,因為后者很難對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只是有一個初步的輪廓罷了。這樣一來,考生就可以節約大約130小時的學習時間。將這部分時間用于后面幾個階段的學習,會有效增強學習的效果。所以,盡管工作繁忙,還是有必要抽出一點時間來參加培訓。
(二)聽課可以避免走彎路
這個彎路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尋找重點,其二是剔除書中問題。
為什么聽課可以避免在尋找重點中走彎路呢?由于授課教師都是在所講授的課程上有一定教學經驗或有一定成就的人,對這門課的把握要遠遠強于不常接觸到這門課的考生,所以更容易找到重點。如果是自學,通過第一遍的學習就很好把握重點的考生是很少的,只是建立起一個大致的輪廓。
對于避免走剔除問題這個彎路也要引起學員的高度重視。由于多種原因,目前各執業資格考試所使用的教材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影響到考生的學習。對于編者而言會時時關注、檢查已經出版的書中的問題,隨時聽取各方的意見,將確認的問題在再版的教材中重點聲明。但是,如果考生通過自學來備考,不能及時了解到這方面的信息,結果或者在有問題的知識點面前迷惑不解,或者干脆將這個問題的知識點當作正確的知識點來加以記憶,毫無疑問會影響到其學習效率。
(三)聽課有助于了解將來命題的主導思想
培訓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講解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介紹一下命題的基本思想。例如,在基本思想中談到第一次建造師考試的試題將會考慮“存量問題”,這是我國經濟建設和建設管理的形勢所決定的。盡管只有短短幾句話,但對于考生而言卻是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復習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基本的知識點,而不要去做一些難題、怪題。這其實就是考生備考的路標,是考生復習的方向,參加了的考生會獲得這樣的信息,自學的考生是無法獲得這樣的指導性信息的。
二、何時參加輔導
應該說,何時參加輔導沒有一個統一的尺度。主要根據考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對于考生,根據他們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學習能力,可以簡單地分為三種類型:
A類考生。這類考生本身具有很好的專業文化素質,對于將要考試的學科也有一定的了解。一般來講,相關專業院校剛剛畢業幾年的大學生基本屬于這一種。B類考生。專業文化素質相對較弱,對于將要考試的學科了解得比較少。一般來講非相關專業院校畢業不久的考生屬于這一種。C類考生。專業文化素質很弱,對于將要考試的學科幾乎沒有了解,或是吸收的知識過于陳舊,或是專業基礎知識基本忘記。一般來講,那些年齡較大的考生屬于這一種。
顯然,A類考生是最具有競爭力的考生,而C類考生則明顯處于劣勢。對于這三類考生,這里只提出一個指導性的建議,供考生參考
A類考生最遲不應晚于考前2個月參加輔導。因為僅僅依靠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還要給自己留下復習的時間。每本書復習20天左右是比較理想的。
B類考生最遲不應晚于考前3個月參加輔導。因為需要利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彌補自己本科教育的不足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C類考生最好能相對于B類考生再早些,因為這類考生由于年齡與專業文化素質的原因,學習的效率會比較低
同時,B類和C類考生最好在考試之前的一個月內再參加一次串講;臨考前的沖刺性輔導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選擇考前培訓班
正確地選擇一個考前培訓班是至關重要的。選擇不慎不僅會使學員損失培訓費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會延誤學員有限的復習時間,進而可能會導致整個備考計劃的失敗。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建造師培訓班,培訓質量亦千差萬別,其中不免會充斥一些純利益驅動型培訓班,它們基本上以營利為目的,培訓質量較差,亦無能力對學員負責。所以,在選擇培訓班時切勿草率,要認真考核,權衡后再作決定。對于培訓班的選擇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一)看師資
選擇培訓班就是選擇授課教師。一位高水平教師的點睛之評會使學員的復習事半功倍,而一般老師的泛泛之談則會貽誤考生的備考時機。
1.盡量選擇編委作為授課教師
考試用書的編寫人員通曉知識點的考察重點,因為科就是由他們編寫的!所以,選擇編寫人員作為授課教師自然會更容易把握考試的方向、思想,甚至是獲得將來命題的原則等重要的考試信息。但是,社會上有的培訓班自稱授課教師是編寫人員,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卻來了個“貍貓換太子”,用別的教師頂替。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