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5題,(一)、(二)、(三)題各20分,(四)、(五)題各30分)
(一)
背景資料:A、B兩家施工企業均具有施工總承包資質。兩家企業組成聯合體參加一鐵路工程的投標,并簽訂了聯合體協議。A企業為聯合體牽頭單位。中標后,A、B兩家企業分別與發包方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并在承包合同中約定A、B兩家企業分別就中標工程質量向發包方承擔責任。建設 工程教 育 網提供
工程開工后,由于工期緊張,A企業將部分工程(含主體工程)交給僅具有勞務承包資質C企業組織施工。B企業將全部工程交給具有施工承包資質的D企業組
織施工;B企業只收取管理費,并同意D企業組建的工程項目部以B企業名義對外接洽,包括對外簽訂各類購貨合同。
工程結算時,一供貨商因D企業拖欠貨款將B企業訴至法院。B企業認為自己不應成為被訴主體。
問題:
1.指出發包方和A、B兩家企業簽訂承包合同的違規之處。
2.指出A、B兩家企業分別將工程交給C、D企業組織施工的違規之處。分別說明理由。
3.D企業的供貨商是否可以起訴8企業?供貨商是否可以將D、B企業列為共同被告?為什么?
(二)
背景資料:沿海地區某單線鐵路中的某一段,設計揭示為海相沉積的中~厚層軟土。該段中有一座鐵路中橋,設計為4跨16米簡支T梁,鉆孔樁基礎,樁直徑1.2米,樁長55米(摩擦樁),臺后路基填土高度3.0米。設計要求對橋臺及路基范圍內的基底均采用袋裝砂井處理,處理深度為12米。建設 工程教育 網
該橋按正常工期編制施工組織計劃,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鉆孔樁、承臺、墩(臺)身施工,并如期完成。
橋梁建成通車半年后,發現該橋出現橋臺移位,梁縫壓死。事后,在對施工期間的內業資料檢查中,發現無軟土路基的沉降觀測記錄,其他質檢資料的記錄結果顯示施工質量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在現場實地調查中,發現橋梁施工質量合格,但軟土地基處理深度僅為8米。
問題:
1.該橋出現橋臺移位,梁縫壓死的原因是什么?
2.施工單位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3.為防止橋臺移位的進一步加劇,保證列車的通行,先期可以采用什么措施進行臨時處理?
(三)
背景資料:某集團公司項目部承擔某段鐵路工程施工,其中一部分為鄰近干線營業線增二線,另一部分為雙繞新線。主體工程包括:石方路塹拓寬、小橋項進、涵洞接長、新建高橋與隧道、深路塹、高填方及一般路基工程;附屬工程包括:道口接長及路基防護等。施工期間既有線正常運營,附近有電力及通信信號設施。
施工前,項目部制定了既有線安全控制方案:對路塹石方采取合理布置炮眼、控制裝藥量及一次爆破石方數量的措施,以避免飛石、有效控制爆破體拋擲方向及范圍;并認為該方案有效、可行,能確保營業線安全。
利用“天窗”時間,施工隊按照項目部制定的安全控制方案進行了爆破作業。在爆破過程中發生因飛石墜落到既有線上,導致電力、通信設施破壞,造成列車行車中斷事故。
安全標準工地目標與危險源分析表
序號 | 目標 | 危險易發地點、地段、場合 |
1 | 無責任死亡和多人傷亡事故 | 隧道內、鄰近營業線旁、高擋墻、高墩 |
2 | 無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 | |
3 | 無火災和爆炸事故 | |
4 | 無重大機械和設備事故 | |
5 | 無重大交通事故 |
問題:
1.參照上表,填充空白項(無需復制表格,在答題卡上用文字敘述)。
2.針對該工程項目,集團公司項目部應制定哪些危險預防措施(列舉6-8項,對每項措施不必展開敘述)?
3.指出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還應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