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背景資料
施工單位甲承攬了國內某機場 (單跑道) 跑道加長的建設任務, 建設單位的基本要求之一是: 該項工程的施工不能影響機場的正常運行。 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 施工單位在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正式施工前, 攤鋪了試驗段。
事件二:施工單位繪制了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局部),如圖1所示。
圖1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局部)
事件三:監理工程師審查了施工組織設計,發現施工單位提交的土(石)方挖、填設備配置數量與施工計劃不符(數量偏少)。
事件四: 施工單位與相關單位簽訂了施工安全責任書, 并被要求今后按時參加施工安全協調會。
問題:
1.每個標段水泥混凝土道面面層工程試驗段攤鋪量不宜超過多少?試驗段攤鋪對水泥混凝土拌合、 運輸有哪些作用?
2. 依據圖1指出該建設任務的關鍵工作并計算水泥混凝土面層鋪筑 B的工作總時差。
3.針對事件三,施工單位應優先調增土(石)方挖方設備配置,還是填方設備配置?說明理由。
4. 監理工程師應組織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的哪些內容?
5 . 施工單位甲與哪家單位簽訂了安全責任書? 施工安全協調會應由哪家單位主持?說明理由。
6.與新建機場相比,該建設任務的施工進離場受到哪些限制?哪些部位的施工時間、施工設備高度受到限制?
參考答案:
1.不宜超過5000平方米。
作用為:驗證拌和機生產能力和質量是否滿足要求;驗證拌和料運輸方式是否保證質量,配置數量(運輸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2.總時差為1周。
3.應優先調增土(石)方挖方設備配置,因為該項工作為關鍵線路上的關鍵工作,無機動時間(自由時差),工作延后則導致總工期延后。填方為非關鍵工作,總時差為1周,工作持續時間在此時段內調整不會影響總工期。
4、施工平面布置、施工進度計劃、施工資源配置、關鍵技術方案、質量安全保證措施、環保職業健康保證措施、不停航施工措施。
5、施工單位與機場管理單位(建設單位)簽訂了施工安全責任書(按規定,應由機場管理單位與建設單位簽定安全責任書。當機場管理機構為建設單位時,則同機場管理機構與施工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根據題意,可判定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機場管理機構)。
按照規定,施工安全協調會議由機場管理機構主持,本項目即為建設單位。因為保證不停航施工安全,確保航空器正常運行,涉及機構管理機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航空公司、空管部門等多個單位及部門,必須在機場管理機構的統一協調管理下,才能有效保證安全。
6、施工進離場受如下限制:
施工進離場時間;施工進離場線路;施工進離場人員及機具設備與材料;施工離場前必須清理施工現場,經飛行單位代表檢查確認滿足安全標準方可離場。
下述部位施工時間、設備受限制:
跑道加長區域;跑道端安全區;跑道凈空帶;航向信標臺臨界區及敏感保護區;下滑道信標臺臨界區及敏感保護區;目視進近指標燈及保護區域;目視進近坡度指示系統保護區域;機場凈空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