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實施是對演練方案扶助行動的過程,是整個演練程序中核心環節。
1.演練前檢查
演練實施當天,演練組織機構的相關人員應在演練開始前提前到達現場,對演練所用的設備設施等的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其正常工作。
按照演練安全保障工作安排,對進人演練場所的人員進行登記和身份核查,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2.演練前情況說明和動員
導演組完成事故應急演練準備,以及對演練方案、演練場地、演練設施、演練保障措施的最后調整后,應在演練前夕分別召開控制人員、評估人員、演練人員的情況介紹會,確保所有演練參與人員了解演練現場規則、以及演練情景和演練計劃中與各自工作相關的內容。演練模擬人員和觀摩人員一般參加控制人員情況介紹會。
導演組可向演練人員分發演練人員手冊,說明演練適用范圍、演練大致日期(不說明具體時間)、參與演練的應急組織、演練目標的大致情況、演練現場規則、采取模擬方式進行演練的行動等信息。演練過程中,如果某些應急組織的應急行為由控制人員或模擬人員以模擬方式進行演示,則演練人員應了解這些情況,并掌握相關控制人員或模擬人同的通訊聯系方式,以免演練時與實際應急組織發生聯系。
3.演練啟動
演練目的和作用不同,演練啟動形式也有所差異。
示范性演練一般由演練總指揮或演練組織機構相關成員宣布演練開始并啟動演練活動。檢驗性和研究性演練,一般在到達演練時間節點,演練場景出現后,自行啟動。
4.演練執行
演練組織形式不同,其演練執行程序也有差異。
(1)實戰演練
應急演練活動一般始于報警消息,在此過程中,參演應急組織和人員應盡可能按實際緊急事件發生時的響應要求進行演示,即“自由演示”,由參演應急組織和人員根據自己關于最佳解決辦法的理解,對情景事件作出響應行動。
演練過程中參演應急組織和人員應遵守當地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演練現場規則,確保演練安全進行,如果演練偏離正確方向,控制人員可以采取“刺激行動”以糾正錯誤。“刺激行動,,包括終止演練過程,使用“刺激行動”時應盡可能平緩,以誘導方法糾編,只有對背離演練目標的“自由演示”才使用強刺激的方法使其中斷反應。
(2)桌面演練
桌面演練的執行通常是五個環節的循環往復:
演練信息注入、問題提出、決策分析、決策結果表達和點評。
(3)演練解說
在演練實施過程中,演練組織單位可以安排專人對演練過程進行解說。解說內容一般包括演練背景描述、進程講解、案例介紹、環境渲染等。對于有演練腳本的大型綜合性示范演練,可按照腳本中的解說詞進行講解。
(4)演練記錄
演練實施過程中,一般要安排專門人員,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記錄演練過程。文字記錄一般可由評估人員完成,主要包括演練實際開始與結束時間、演練過程控制情況、各項演練活動中參演人員的表現、意外情況及其處置等內容,尤其要詳細記錄可能出現的人員“傷亡“ (如進入‘‘危險”場所而無安全防護,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財產“損失”等情況。
照片和音像記錄可安排專業人員和宣傳人員在不同現場、不同角度進行拍攝,盡可能全方位反映演練實施過程。
(5)演練宣傳報道
演練宣傳組按照演練宣傳方案作好演練宣傳報道工作。認真做好信息采集、媒體組織、廣播電視節目現場采編和播報等工作,擴大演練的宣傳教育效果。對涉密應急演練要做好相關保密工作。
5.演練結束與意外終止
演練完畢,由總策劃發出結束信號,演練總指揮或總策劃宣布演練結束。演練結束后所有人員停止演練活動,按預定方案集合進行現場總結講評或者組織疏散。保障部負責組織人員對演練場地進行清理和恢復。
演練實施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經演練領導小組決定,由演練總指揮或總策劃按照事先規定的程序和指令終止演練:(1)出現真實突發事件,需要參演人員參與應急處置時,要終止演練,使參演人員迅速回歸其工作崗位,履行應急處置職責;(2)出現特殊或意外情況,短時間內不能妥善處理或解決時,可提前終止演練。
6.現場點評會
演練組織單位在演練活動結束后,應組織針對本次演練現場點評會。其中包括專家點評、領導點評、演練參與人員的現場信息反饋等。
233安全工程師網校已經推出2014年安全工程師高清版課程,我們熱忱歡迎大家報名!
報名熱線:4000-800-233。熱線開通中,歡迎大家隨時撥打了解詳情!
考生還可點擊查看2013年233網校安全工程師培訓通過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