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貨幣市場型證券組合是由各種貨幣市場工具構成的,如國庫券、高信用等級的商業票據等,安全性很強。
22.【答案】 CD
【解析】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在于采用適當的方法選擇多種證券作為投資對象,以達到在保證預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資風險最小或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使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目標,避免投資過程的隨意性。
23.【答案】ABCD
【解析】進行證券投資分析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四方面:(1)有利于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2)有利于正確評估證券的投資價值;(3)有利于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4)科學的證券投資分析是投資者投資成功的關鍵。
24.【答案】ABCD
【解析】證券市場上各種信息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1)政府部門;(2)證券交易所;(3)上市公司;(4)中介機構;(5)媒體;(6)其他來源。
25.【答案】ABCD
【解析】隨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誕生,證券投資分析開始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四個基本的分析流派,即基本分析流派、技術分析流派、心理分析流派和學術分析流派。
26.【答案】 BC
【解析】基本分析流派和技術分析流派是完全體系化的分析流派,而心理分析流派和學術分析流派目前還不能據以形成完整的投資決策。
27.【答案】CD
【解析】基本分析流派的兩個假設為:股票的價值決定其價格和股票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
28.【答案】ABD
【解析】證券投資分析的基本要素有信息、方法和步驟。
29.【答案】ABC
【解析】基本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區域分析、公司分析三大內容。
30.【答案】ABCD
【解析】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內部因素包括六方面:(1)債券的期限;(2)債券的票面利率;(3)債券的提前贖回條款;(4)債券的稅收待遇;(5)債券的流動性;(6)債券的信用級別。
31.【答案】ABCD
【解析】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內部因素包括六方面:(1)債券的期限;(2)債券的票面利率;(3)債券的提前贖回條款;(4)債券的稅收待遇;(5)債券的流動性;(6)債券的信用級別。一般來說,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市場價格變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比類似的應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a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具有較高提前贖回可能性的債券應具有較高的票面利率,其內在價值相對較低。
32.【答案】BC
【解析】流動性好的債券與流動性差的債券相比,前者具有較高的內在價值。
33.【答案】AD
【解析】將債券的未來投資收益折算成現值,使之成為購買價格或初始投資額的貼現率是債券的內部到期收益率;可轉換證券的轉換價值是指實施轉換時得到的標的股票的市場價值。
34.【答案】ABC
【解析】這個方程描述了在某一時刻,這三個變量對于市盈率影響的估計,其中的系數表示了各變量的權重,正負號表示其對于市盈率影響的方向,而這些方向與我們的常識恰恰是吻合的。增長越快,股息越多,風險越低,則市盈率越大。具體來說,收益增長率增加1%,則市盈率增大1.500個百分點;股息支付率增加1%,則市盈率增大0.067個百分點;而增長率標準差增加1%,將引起市盈率減少0.200個百分點。
35.【答案】BCD
【解析】市凈率,又稱“凈資產倍率”,是每股市場價格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比率。市凈率越小,說明股價處于底水平,反之則反。與市盈率相比,市凈率通常用于考察股票的內在價值,多為長期投資者所重視,而市盈率用于考察股票的供求狀況,更為短期投資者所關注。
36.【答案】 ACD
【解析】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37.【答案】ABC
【解析】對應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表現形態,在實際核算國內生產總值中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38.【答案】 BCD
【解析】與對國內生產總值等總量指標的分析相比,對經濟運行變動特點進行分析更偏重于對經濟運行質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經濟增長的歷史動態比較,說明增長波動的特征,即所處經濟周期的階段特征;二是經濟結構的動態比較,說明經濟結構的變化過程和趨勢;三是物價變動的動態比較,說明物價總水平的波動與通貨膨脹狀況,并聯系經濟增長、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等,說明物價變化的特點及其對經濟運行主要方面的影響。
39.【答案】ABCD
【解析】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通常通過以下途徑實現:(1)企業經濟效益;(2)居民收入水平;(3)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4)資金成本。
40.【答案】ABCD
【解析】在GDP持續、穩定、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證券市場將基于以下原因呈現上升走勢:(1)伴隨總體經濟成長,上市公司利潤持續上升,股息和紅利不斷增長,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改善,產銷兩旺,投資風險也越來越小,從而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全面得到升值,促使價格上揚。(2)人們對經濟形勢形成了良好的預期,投資積極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加了對證券的需求,促使證券價格上漲。(3)隨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持續增長,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都不斷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將增加證券投資的需求,從而證券價格上漲。
相關推薦:
2010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投資基金》全真試題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