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BCD
【解析】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在于: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了解轉型背景下宏觀經濟對股市的影響不同于成熟市場經濟,了解中國股市表現和宏觀經濟相背離的原因。
2.【答案】ACD
【解析】國民經濟總體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失業率、通貨膨脹、國際收支,不包括政府投資,政府投資指標屬于投資指標。
3.【答案】AC
【解析】消費指標包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工業增加值屬于國民經濟總體指標,政府投資屬于投資指標。
4.【答案】BCD
【解析】GDP與GNP的關系是:GDP=GNP-本國居民在國外的收入+外國居民在本國的收入-GNP-(本國生產要素在國外取得的收入-本國付出給外國生產要素的收入) -GNP-國外要素收入凈額。
5.【答案】ACD
【解析】一般來說,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有:零售物價指數(又稱消費物價指數、生活費用指數)、批發物價指數、國民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6.【答案】AD
【解析】國際收支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
7.【答案】BCD
【解析】構成產業的三個特征是:規模化、職業化、社會功能化。
8.【答案】 CD
【解析】反映變現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9.【答案】BD
【解析】收盤價高于開盤價時為陽線,收盤價低于開盤價時為陰線。
10.【答案】DE
【解析】 Fama認為,當證券價格能夠充分地反映投資者可以獲得的信息時,證券市場就是有效市場。弱式有效市場中,以往價格的所有信息已經完全反映在當前的價格之中,所以利用移動平均線和K線圖等手段分析歷史價格信息的技術分析法是無效的。
半強形式有效市場中,除了證券市場以往的價格信息之外,半強形式有效市場假設中包含的信息還包括發行證券企業的年度報告,季度報告等在新聞媒體中可以獲得的所有公開信息,依靠企業的財務報表等公開信息進行的基礎分析法也是無效的。
強式有效市場中,強式有效市場假設中的信息既包括所有的公開信息,也包括所有的內幕信息。如果強形式有效市場假設成立,上述所有的信息都已經完全反映在當前的價格之中,所以,即便是掌握內幕信息的投資者也無法持續獲取非正常收益。
11.【答案】 AB
【解析】 目前,完全體系化、系統化的證券投資分析流派是基本分析流派和技術分析流派。
12.【答案】 BC
【解析】基本分析流派的兩個假設為“股票的價值決定其價格”、“股票的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因此價值成為測量價格合理與否的尺度。
13.【答案】 BCD
【解析】證券投資分析的基本要素有信息、步驟和方法。其中,證券投資的方法直接決定了證券投資分析的質量。
14.【答案】BCD
【解析】影響債券定價的外部因素:(1)銀行利率;(2)市場利率;(3)其他因素,如通貨膨脹率。
15.【答案】ABD
【解析】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投資者是厭惡風險的,由于債券的期限越長,利率風險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偏好期限更短的債券。AB是市場分割理論的觀點,D是無偏預期理論(純預期理論)的觀點。
16.【答案】AB(、DE
【解析】以上都是股票內在價值的計算方法模型。
17.【答案】ABC
【解析】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由于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于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于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
18.【答案】ACD
【解析】如果以投資目標為標準對證券組合進行分類,那么常見的證券組合有避稅型、收入型、增長型、收入和增長混合型、貨幣市場型、國際型和指數化型等。
19.【答案】AC
【解析】收入型證券組合追求基本收益(即利息、股息收益)的最大化。能夠帶來基本收益的證券有:附息債券、優先股及一些避稅債券。
20.【答案】BC
【解析】指數化型證券組合模擬某種市場指數。信奉有效市場理論的機構投資者通常會傾向于這種組合,以求獲得市場平均的收益水平。
相關推薦:
2010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投資基金》全真試題更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