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闡述長期負債和借款費用的確認、計量和記錄等內容。近三年考試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和計算分析題,分數較高,從近三年出題情況看,本章內容比較重要。
2012年教材主要變化
教材增加內容:企業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
考點一 應付債券
一、一般公司債券
根據債券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比較:
票面利率大于實際利率(溢價發行)(溢價是企業以后多付利息而得到的補償)
票面利率小于實際利率(折價發行)(折價是企業以后少付利息而付出的代價)
票面利率等于實際利率(面值發行)
溢價和折價是對債券存續期中利息費用的一種調整。
【例題1·計算分析題】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經批準發行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10 000 000元,債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為年利率6%。假定債券發行時的市場利率為5%。
要求:依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
【答案】
甲公司該批債券實際發行價格為:
10 000 000×0.7835(復利現值系數)+10 000 000×6%×4.3295(年金現值系數)=10 432 700(元)
甲公司根據上述資料,采用實際利率法和攤余成本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如表9-4年示。
表9-4 利息費用一覽表 單位:元
付息日期 |
支付利息 |
利息費用 |
攤銷的利息調整 |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 |
2007年12月31日 |
10 432 700 | |||
2008年12月31日 |
600 000 |
521 635 |
78 365 |
10 354 335 |
2009年12月31日 |
600 000 |
517 716.75 |
82 283.25 |
10 272 051.75 |
2010年12月31日 |
600 000 |
513 602.59 |
86 397.41 |
10 185 654.34 |
2011年12月31日 |
600 000 |
509 282.72 |
90 717.28 |
10 094 937.06 |
2012年12月31日 |
600 000 |
505 062.94* |
94 937.06 |
10 000 000 |
*尾數調整。
根據表9-4的資料,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發行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10 432 700
貸:應付債券——面值 10 000 000
——利息調整 432 700
2007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10 432 700(元)
(2)2008年12月31日計算利息費用時:
借:財務費用等 521 635(10 432 700×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78 365(倒擠)
貸:應付利息 600 000(10 000 000×6%)
2009年、2010年、2011年確認利息費用的會計處理同2008年。
(3)2012年12月31日歸還債券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費用時:
借:財務費用等 505 062.94(倒擠)
應付債券——面值 10 000 000
——利息調整 94 937.06(倒擠)
貸:銀行存款 10 600 000
1.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債券面值)
——利息調整(差額)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的發生額也可能在借方。發行債券的發行費用應計入發行債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中。
說明:應付債券的期初攤余成本為面值與利息調整的合計金額。
2.期末計提利息(利息調整的攤銷)
每期計入“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的利息費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每期確認的“應付利息”或“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貸: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債券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每期支付利息: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提示】“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的發生額也可能在貸方。
說明:應付債券的期末攤余成本的計算:
針對分次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
應付債券的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實際支付的利息
針對一次還本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
應付債券的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3.到期歸還本金和利息
(1)一次還本付息:
借:應付債券——面值
——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
貸:銀行存款
(2)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并支付最后一筆利息
計提最后一期利息
借:財務費用等(最后一期利息費用)(倒擠)
貸:應付利息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差額,借方或貸方)
支付最后一期利息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歸還本金
借:應付債券——面值
貸:銀行存款
說明:最后需要將利息調整攤銷完畢。
【例題2·計算分析題】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發行公司債券為建造專用生產線籌集資金,有關資料如下:
?。?)2007年12月31日,委托證券公司以7 755萬元的價格發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債券,該債券面值為8 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5%,實際年利率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償還。支付的發行費用與發行期間凍結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生產線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8年1月1日開始動工,發行債券所得款項當日全部支付給建造承包商,200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實際支付日期均為下一年度的1月10日,2011年1月10日支付2010年度利息,一并償付面值。
?。?)所有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收付。
要求:
?。?)計算甲公司該債券在各年末的攤余成本、應付利息金額、當年應予資本化或費用化的利息金額、利息調整的本年攤銷額和年末余額,結果填入答題卡第1頁所附表格(不需列出計算過程)。
單位:萬元
時 間 |
2007年12月31日 |
2008年12月31日 |
2009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
年末 |
面值 |
||||
利息調整 |
|||||
合計 |
|||||
當年應予資本化 |
|||||
年末應付利息金額 |
|||||
“利息調整” |
(2)分別編制甲公司與債券發行、2008年12月31日和2010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利息、201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業務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應付債券”科目應列出明細科目)(2007年)
【答案】
(1)應付債券利息調整和攤余成本計算表
單位:萬元
時間 |
2007年1231日 |
2008年1231日 |
2009年12月31日 |
2010年12月31日 | |
年末 |
面值 |
8 000 |
8 000 |
8 000 |
8 000 |
利息調整 |
-245 |
-167.62 |
-85.87 |
0 | |
合計 |
7 755 |
7 832.38 |
7 914.13 |
8 000 | |
當年應予資本化或費用化的利息金額 |
437.38 |
441.75 |
445.87 | ||
年末應付利息金額 |
360 |
360 |
360 | ||
“利息調整”本年攤銷額 |
77.38 |
81.75 |
85.87 |
?。?)
?、?007年12月31日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7 755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45
貸:應付債券——面值 8 000
②2008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437.38
貸:應付利息 36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77.38
說明:2008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7755+7755*5.64%-360=7 832.38(萬元)(利息在12月31日支付)
③2010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445.87
貸:應付利息 36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85.87
?、?011年1月10日付息還本
借:應付債券——面值 8 000
應付利息 360
貸:銀行存款 8 360
二、可轉換公司債券
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在進行分拆時,應當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以此來確定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再按發行價格總額扣除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后的金額確定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
具體計算的說明:
1.先計算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然后根據發行收入-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
借:銀行存款(實際發行收款)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面值-攤余成本)
貸:應付債券——面值(面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發行價格-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
2.最終轉換為股份數量,可以采用按照面值計算,也可以按照賬面價值轉換。具體情況看題目要求。
3.如果存在發行費用,在需要在應付債券和資本公積之間進行分配。
說明1:如果不存在發行費用,通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等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說明2:如果不存在發行費用,通常應付債券后期攤銷不用重新計算實際利率,按照折現的利率計算;(教材例題)
說明3:如果存在發行費用,需要重新計算實際利率,根據計算的實際利率攤銷。
【例題3·多選題】下列關于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2010年)
A.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
B.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C.按債券面值計量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
D.按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
【答案】ABD
【解析】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將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后的金額確認為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重點輔導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預習匯總
編輯推薦:全國各地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用書及考試教材領取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
最后提醒廣大考生:2012年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進入到備考階段,請考生朋友們跟著網校輔導課程(2012會計職稱VIP退費班震撼上線,送(考試教材+教輔))的進度,盡早投入到復習狀態中!如果您在備考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歡迎您登錄網校答疑板或論壇,隨時與輔導專家、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