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所得稅
【本章考點總結】
1、暫時性差異
2、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事項
3、應交納所得稅的計算
4、遞延所得稅計算
5、特殊交易或事項產生遞延所得稅相關問題
一、單項選擇題
1、A公司2008年實現利潤總額為1 000萬元,由于違法經營支付罰款50萬元,由于會計采用的折舊方法與稅法規定不同,當期會計比稅法規定少計提折舊100萬元。2008年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為66萬元(假定均為固定資產產生);年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5 00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4 700萬元。除上述差異外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和差異。A公司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2008年以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從2008年1月1日起適用的所得稅稅率改為25%.A公司2008年的凈利潤為( )萬元。
A.670
B.686.5
C.719.5
D.753.5
2、甲公司2007年12月7日購入一套生產設備,原價為2 6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法規定允許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該設備的預計凈殘值為0.2008年末甲公司對該項固定資產計提了148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減值后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及預計凈殘值不變。2009年末該項設備累計產生( )。
A.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84.44萬元
B.應納稅暫時性差異148萬元
C.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74萬元
D.可抵扣暫時性差異603.5萬元
3、長城公司擁有黃河公司70%有表決權股份,能夠控制黃河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20×9年9月長城公司以9 500萬元將一批自產產品銷售給黃河公司。該批產品在長城公司的生產成本為8500萬。至20×9年12月31日,黃河公司對外銷售了該批商品的50%.假定涉及商品未發生減值。兩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且在未來期間預計不會發生變化。稅法規定,企業的存貨以歷史成本作為計稅基礎。為此在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 )。
A.遞延所得稅資產125萬元
B.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元
C.遞延所得稅資產250萬元
D.遞延所得稅負債2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