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A、B兩種股票各種可能的投資收益率以及相應的概率如下表所示,已知二者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56,由兩種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中A、B兩種股票的投資比例分別為40%和60%:
發生概率 |
A的投資收益率(%) |
B的投資收益率(%) |
0.3 |
20 |
30 |
0.4 |
10 |
10 |
0.3 |
-5 |
5 |
假設市場組合收益率的標準差為6%,A、B兩種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8.
要求(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計算兩種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2)計算兩種股票收益率的標準差;
(3)計算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
(4)計算投資組合收益率的標準差;
(5)計算A、B兩種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的β系數。
【正確答案】 (1)A股票的期望收益率=0.3×20%+0.4×10%+0.3×(-5%)=8.5%
B股票的期望收益率=0.3×30%+0.4×10%+0.3×5%=14.5%
(2)A股票收益率的標準差
=[0.3×(20%-8.5%)2+0.4×(10%-8.5%)2+0.3×(-5%-8.5%)2] 1/2
=9.76%
B股票收益率的標準差
=[0.3×(30%-14.5%)2+0.4×(10%-14.5%)2+0.3×(5%-14.5%)2]1/2
=10.36%
(3)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8.5%×40%+14.5%×60%=12.1%
(4)投資組合收益率的標準差
=[(40%×9.76%)2+(60%×10.36%)2+2×0.56×9.76%×10.36%×40%×60%]1/2=9%
(5)A、B兩種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的β系數=0.8×9%/6%=1.20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證券資產組合的風險與收益”知識點進行考核】
2、A企業生產甲產品需要使用某種特種鋼,年需要量36000公斤,已知該特種鋼單價為200元/公斤。材料儲存部門提供的資料表明,該特種鋼單位年儲存成本為8元,假定與經濟訂貨批量相關的存貨總成本為12000元。
供應部門根據以往情況分析,企業進貨時,平均交貨期為8天,8天以內交貨概率為70%,延遲一天、二天交貨的概率分別為20%和10%。經測算,單位材料缺貨損失2.5元。
要求計算:
(1)計算該企業的經濟訂貨批量;
(2)計算經濟訂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
(3)計算年度最佳訂貨批次;
(4)計算最佳訂貨周期(1年按360天計算);
(5)該企業供應部門確定的再訂貨點為1000公斤,保險儲備200公斤,請計算確定其做法是否正確。
【正確答案】 (1)與經濟訂貨批量相關的存貨總成本=(2×每次變動訂貨成本×36000×8)1/2=12000
解得:每次變動訂貨成本=250(元)
經濟訂貨批量=(2×250×36000/8)1/2=1500(公斤)
(2)經濟訂貨批量平均占用資金=1500/2×200=150000(元)
(3)年度最佳訂貨批次=36000/1500=24(次)
(4)最佳訂貨周期=360/24=15(天)
(5)交貨期內的平均需求量=36000/360×8=800(公斤)
每天需要量=36000/360=100(公斤)
保險儲備量為0公斤時,再訂貨點為800公斤
缺貨損失期望值=24×2.5×(100×0.2+200×0.1)=2400(元)
保險儲備的持有成本=0
保險儲備相關總成本=2400+0=2400(元)
保險儲備為100公斤時,再訂貨點為900公斤
缺貨損失期望值=24×2.5×(100×0.1)=600(元)
保險儲備的持有成本=100×8=800(元)
保險儲備相關總成本=600+800=1400(元)
保險儲備量為200公斤時,再訂貨點為1000公斤
缺貨損失期望值=0(元)
保險儲備的持有成本=200×8=1600(元)
保險儲備相關總成本=0+1600=1600(元)
因此,合理的保險儲備量為100公斤,再訂貨點為900公斤,供應部門確定的再訂貨點和保險儲備不正確。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最優存貨量的確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3、甲公司是上市公司,2012年年末的股份總數為900萬股(年初600萬股,6月1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300萬股)。該公司有關數據如下:
公司2012年年初的負債總額為1500萬元,股東權益總額是負債總額的2倍,年末所有者權益增加30%,2012年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為40%。
2012公司年實現凈利潤90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股東大會通過了2012年股利發放率為60%的分配方案。據測算,公司以后每年保持5%的增長速度。已知無風險利率為5%,資本市場平均風險收益率為4%,甲公司貝塔系數為1.5。
要求:
(1)計算2012年的總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權益乘數(時點數均使用平均數計算);
(2)已知2012年末市盈率為13倍,試計算公司股價并確定該公司股票是否值得購買;
(3)已知2011年總資產凈利率為12%,權益乘數(使用平均數計算)為1.5,計算2011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并結合差額分析法依次分析2012年的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對于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數額。
【正確答案】 (1)2012年年初的股東權益總額=1500×2=3000(萬元)
2012年年初的資產總額=1500+3000=4500(萬元)
2012年年末的股東權益總額=3000+3000×30%=3900(萬元)
2012年年末的負債總額=3900/(1-40%)×40%=2600(萬元)
2012年年末的資產總額=3900+2600=6500(萬元)
總資產凈利率=900/[(4500+6500)/2]×100%=16.36%
凈資產收益率=900/[(3000+3900)/2]×100%=26.09%
使用平均數計算的權益乘數=[(4500+6500)/2]/[(3000+3900)/2]=1.59
(2)基本每股收益
=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900/(600+300)=1(元/股)
使用市盈率計算的每股市價=13×1=13(元)
權益資本成本=5%+1.5×4%=11%
預計每股股利=900×60%÷900=0.6(元)
股票價值=0.6/(11%-5%)=10(元)
由于股票價格高于股票價值,所以不值得購買。
(3)2011年的凈資產收益率=12%×1.5=18%
凈資產收益率變動額=26.09%-18%=8.09%
總資產凈利率變動的影響額=(16.36%-12%)×1.5=6.54%
權益乘數變動的影響額=16.36%×(1.59-1.5)=1.47%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綜合績效評價”知識點進行考核】
4、甲公司下設A、B兩個投資中心,2012年A投資中心的經營資產為8000萬元,投資報酬率為18%;B投資中心的投資報酬率為20%,剩余收益為300萬元;甲公司要求的平均最低報酬率為15%。
2012年末,甲公司決定追加投資2000萬元,若投向A投資中心,每年可增加營業利潤400萬元;若投向B投資中心,每年可增加營業利潤200萬元。假定2013年及以后,甲公司各投資中心原來項目的營業利潤及剩余收益保持2012年的數據不變。
要求:
(1)計算追加投資前A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
(2)計算追加投資前B投資中心的經營資產;
(3)計算追加投資前甲公司的投資報酬率;
(4)若A投資中心接受追加投資,計算其剩余收益;
(5)若B投資中心接受追加投資,計算其投資報酬率;
(6)從甲公司的整體利益出發,應該選擇投資哪個中心?
【正確答案】 (1)A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8000×18%-8000×15%=240(萬元)
(2)B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經營資產×(20%-15%)=300(萬元)
經營資產=300/(20%-15%)=6000(萬元)
(3)投資報酬率=(8000×18%+6000×20%)/(8000+6000)=18.86%
(4)A投資中心接受追加投資后的剩余收益
=(8000×18%+400)-(8000+2000) ×15%=340(萬元)
(5)B投資中心接受追加投資后的投資報酬率=(6000×20%+200)/(6000+2000)=17.5%
(6)追加投資前公司的剩余收益=240+300=540(萬元)
向A中心追加投資后公司的剩余收益=340+300=640(萬元),大于540萬元
向B中心追加投資后公司的剩余收益=240+300+(200-2000×15%)=440(萬元),小于向A中心追加投資后公司的剩余收益640萬元,所以,應向A中心追加投資。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責任成本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講師輔導:2014年中級會計師輔導培訓,講師教你如何一次通關! 點擊試聽>>
【233網校福利大放送】:即日起,關注微信并轉發點贊,馬上送2014年中級會計職稱最新備考資料!時間有限,趕緊行動起來!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