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表的編制
資金來源與運用表能全面反映項目資金活動全貌。編制該表時,首先要計算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然后通過資金來源與資金運用的差額反映項目各年的資金盈余或短缺情況。項目資金來源包括:利潤、折舊、攤銷、長期借款、短期借款、自有資金、其他資金、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回收流動資金等;項目資金運用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投資、所得稅、應付利潤、長期借款還本、短期借款還本等。
資金采源與運用表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資金盈余或短缺情況,用于選擇資金籌措方案,制定適宜的借款及償還計劃,并為編制資產負債表提供依據。
(1)利潤總額、折舊費、攤銷費數據分別取自損益表、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表、無形及遞延資產攤銷估算表。
(2)長期借款、流動資金借款、其他短期借款、自有資金及“其他”項的數據均取自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
(3)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及回收流動資金見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編制中的有關說明。
(4)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期利息及流動資金數據取自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
(5)所得稅及應付利潤數據取自損益表。
(6)長期借款本金償還額為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中本年還本數;流動資金借款本金一般在項目計算期末一次償還;其他短期借款本金償還額為上年度其他短期借款額。
(7)盈余資金等于資金來源減去資金運用。
(8)累計盈余資金各年數額為當年及以前各年盈余資金之和。
例5.在編制“資金來源與運用表”時,下列( )屬于資金來源項目。(2004考題)
A.流動資金借款 B.流動資金
C.回收流動資金 D.流動資金借款還本
E.流動資金借款付息
答案:AC
(四)資產負債表的編制
資產負債表綜合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末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及對應關系,用以考察項目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結構是否合理,進行清償能力分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依據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1)資產由流動資產、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凈值、無形及遞延資產凈值四項組成。其中:
1)流動資產總額為應收賬款、存貨、現金、累計盈余資金之和。前三項數據來自流動資金估算表;累計盈余資金數額則取自資金來源與運用表,但應扣除其中包含的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及自有流動資金。
2)在建工程是指投資計劃與資金籌措表中的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其中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和建設期利息。
3)固定資產凈值和無形及遞延資產凈值分別從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表和無形及遞延資產攤銷估算表取得。
(2)負債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數據可由流動資金估算表直接取得。流動資金借款和其他短期借款兩項流動負債及長期借款均指借款余額,需根據資金來源與運用表中的對應項及相應的本金償還項進行計算。
1)長期借款及其他短期借款余額的計算按下式進行:
第T年借款余額:∑(借款—本金償還)t (t=1~T)
其中,(借款—本金償還) t為資金來源與運用表中第t年借款與同一年度本金償還之差。
2)按照流動資金借款本金在項目計算期末用回收流動資金一次償還的一般假設,流動資金借款余額的計算按下式進行:
第T年借款余額=∑(借款) t (t=1~T)
其中,(借款)t為資金來源與運用表中第t年流動資金借款額。若為其他情況,可參照長期借款的計算方法計算。
(3)所有者權益包括資本金、資本公積金、累計盈余公積金及累計未分配利潤。其中,累計未分配利潤可直接得自損益表;累計盈余公積金也可由損益表中盈余公積金項計算各年份的累計值,但應根據有無用盈余公積金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金的情況進行相應調整。資本金為項目投資中累計自有資金(扣除資本溢價),當存在由資本公積金或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金的情況時應進行相應調整。資本公積金為累計資本溢價及贈款,轉增資本金時進行相應調整資產負債表,使其滿足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五)財務外匯平衡表的編制
財務外匯平衡表主要適用于有外匯收支的項目,用以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外匯余缺程度,進行外匯平衡分析。
財務外匯平衡表格式見書P191。“外匯余缺”可由表中其他各項數據按照外匯來源等于外匯運用的等式直接推算。其他各項數據分別來自與收入、投資、資金籌措、成本費用、借款償還等相關的估算報表或估算資料。
三、財務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財務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盈利能力評價和清償能力評價。財務評價的方法有:以現金流量表為基礎的報考獲利性評價和靜態獲利性評價、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的財務比率分析和考慮項目風險的不確定性分析等。
(一)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作不同的分類形式。
1.根據是否考慮時間價值分類
可分為靜態經濟評價指標和報考經濟評價指標。
2.根據指標的性質分類
可以分為時間性指標、價值性指標、比率性指標。
(二)建設項目財務評價方法 中國注冊造價工程師考試網(www.zaojiashi.com)提供.
1.財務盈利能力評價
財務盈利能力評價主要考察投資項目投資的盈利水平。為此目的,需編制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表、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和損益表三個基本財務報表。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等指標。
(1)財務凈現值(FNPV)。財務凈現值是指把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財務凈現金流量,按照一個給定的標準折現率(基準收益率)折算到建設期初(項目計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現值之和。財務凈現值是考察項目在其計算期內盈利能力的主要報考評價指標。其表達式為:
FNPV=∑(CI-CO)t(1+i。)-t
式中 FNPV----財務凈現值;
(CI-CO)t——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
n——項目計算期;
ic——標準折現率。
如果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相等,均為A,投資現值為Kp,則:
FNPV=Ax(P/A,ic,n)-Kp
如果項目建成投產后,各年凈現金流量不相等,則財務凈現值只能按照公式計算。財務凈現值表示建設項目的收益水平超過基準收益的額外收益。該指標在用于投資方案的經濟評價時,財務凈現值大于等于零,項目可行。
(2)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財務內部收益率是指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財務凈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等于零時的折現率,也就是使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其表達式為:
∑(CI-CO)tX(1+FIRR)-t=0 (t=1~n)
式中 FIRR——財務內部收益率;
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反映項目實際收益率的一個報考指標,該指標越大越好。一般情況下,財務內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準收益率時,項目可行。財務內部收益率的計算過程是解一元n次方程的過程,只有常規現金流量才能保證方程式有唯一解。當建設項目期初一次投資,項目各年凈現金流量相等時,財務內部收益率的計算過程如下:
1)計算年金現值系數(P/A,FIRR,n)=K/R;
2)查年金現值系數表,找到與上述年金現值系數相鄰的兩個系數(P/A,i1,n)和(P/A,i2,n)以及對應的i1、i2,滿足(P/A,il,n) >K/R>(P/A,i2,n);
3)用插值法計算FIRR:
(FIRR-I)/(i1—i2)=[K/R-(P/A,i1,n) ]/[(P/A,i2,n)—(P/A,il,n)]
若建設項目現金流量為一般常規現金流量,則財務內部收益率的計算過程為:
1)首先根據經驗確定一個初始折現率ic。
2)根據投資方案的現金流量計算財務凈現值FNPV(i0)。
3)若FNPV(io)=0,則FIRR=io;
若FNPV(io)>0,則繼續增大io;
若FNPV(io)<0,則繼續減小io。
4)重復步驟3),直到找到這樣兩個折現率i1和i2,滿足FNPV(i1) >0,FNPV (i2)<0,其中i2-il一般不超過2%-5%。
5)利用線性插值公式近似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其計算公式為:
(FIRR- i1)/ (i2-i1)= NPVl/ (NPV1-NPV2)
(3)投資回收期。投資回收期按照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可以分為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報考投資回收期。
1)靜態投資回收期。靜態投資回收期是指以項目每年的凈收益回收項目全部投資所需要的時間,是考察項目財務上投資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標。這里所說的全部投資既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又包括流動資金投資。項目每年的凈收益是指稅后利潤加折舊。靜態投資回收期的表達式如下:
∑(CI—CO)t=0 (t=1~Pt)
式中
Pt—靜態投資回收期;
CI—現金流人;
CO—現金流出;
(CI-CO)t——第t年的凈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