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編特整理2011年造價工程師考試計價控制模擬試題及答案2,輔助考生備考,本套試題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對考生進行知識考核,并附帶詳細解析,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某建設項目建筑工程費2000萬元,安裝工程費700萬元,設備購置費110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450萬元,預備費180萬元,建設期貸款利息120萬元,流動資金500萬元,則該項目的工程造價為( )萬元。
A.4250
B.4430
C.4550
D.5050
【答案】C
【思路】流動資金即流動資產投資,屬于建設項目總投資的內容,而不屬于固定資產投資,即工程造價的內容。因此工程造價=2000+700+1450+180+120=4550萬元
【拓展】建設項目投資構成和工程造價構成每年基本都有考題,考試點也比較集中,考生應重點掌握建設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的聯系和區別。
2.根據世界銀行規定,下列各項中可以計入項目直接建設成本的是( )。
A.前期研究費
B.臨時公共設施費
C.開工試車費
D.地方稅
【答案】B
【思路】根據世界銀行規定,項目直接建設成本由15個部分組成,其中其他當地費用中包括臨時設備、臨時公共設施及場地的維持費,營地設施及其管理,建筑保險和債券,雜項開支等費用。而前期研究費在世界銀行工程造價構成中屬于生產前費用,屬于項目間接建設成本,C、D答案不容易出錯。
【拓展】世界銀行工程造價的構成較復雜,內容繁瑣,不易掌握。從歷年考試來看,主要有兩種題型。一種即是本題的形式,在選項中判斷是屬于直接建設成本還是間接建設成本。對于這種題型,考生可以重點掌握間接成本的內容(因為比較容易掌握):項目管理費、開工試車費、業主的行政費用、生產前費用、運費和保險費、地方稅。除這些內容外均屬于直接建設成本。另一種題型是考核未明確項目準備金、不可預見準備金和建設成本上升費用之間的區別。
3.采用成本計算估價法計算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時,包裝費的計取基數不包括該設備的( )。
A.材料費
B.加工費
C.外購配套件費
D.設計費
【答案】D
【思路】在教材第4頁,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中的(1)~(9)屬于設備制造過程發生的費用,而第(10)項非標準設備設計費屬于提供設計服務所繳納的費用,二者均各自單獨計算,不可混淆。因此包裝費的計取基礎是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廢品損失費以及外購配套件費之和。
【拓展】外購配套件費可以作為包裝費的取費基數,但不能作為利潤的計算基數。
4.某建設項目的進口設備采用裝運港船上交貨價,則買方的責任有( )。
A.負責租船并將設備裝上船只
B.支付運費、保險費
C.承擔設備裝船后的一切風險
D.辦理在目的港的收貨手續
E.辦理出口手續
【答案】BCD
【思路】采用船上交貨價時買方的責任是:負責租船或訂艙,支付運費,并將船期、船名通知賣方;負擔貨物裝船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保險及支付保險費,辦理在目的港的進口和收貨手續;接受賣方提供的有關裝運單據,并按合同規定支付貨款。賣方的責任是:在規定的期限內,負責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口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負擔貨物裝船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出口手續;提供出口國政府或有關方面簽發的證件;負責提供有關裝運單據。
【拓展】關于進口設備交貨方式的另一個常見考點是內陸交貨類、目的地交貨類、裝運港交貨類方式下雙方承擔的風險不一樣。
5.某廠采購一臺國產非標準設備,制造廠生產該臺設備所用材料費25萬元,加工費3萬元,輔助材料費5000元,專用工具費率2%,廢品損失費率10%,外購配套件費5萬元,包裝費率1%,利潤率為8%,增值稅率為17%,非標準設備設計費3萬元,則該國產非標準設備的增值稅為( )。
A.0.44
B.6.789
C.5.94
D.49.72
【答案】B
【思路】該題考核非標準設備的原價組成中各項數據的計算。非標準設備的原價由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廢品損失費、外購配套件費、包裝費、利潤、稅金、非標準設備設計費組成。對于該題,計算過程如下:
專用工具費=(25+3+0.5)×2%=0.57(萬元)
廢品損失費=(25+3+0.5+0.57)×10%=2.907(萬元)
包裝費=(28.5+0.57+2.907+5)×1%=0.37(萬元)
利潤=(28.5+0.57+2.907+0.37)×8%=2.588(萬元)
增值稅=(28.5+0.57+2.907+5+0.37+2.588)×17%=6.789(萬元)
【拓展】計算國產非標準設備原價計算時,增值稅是指銷項稅金。
6.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的最小單位是( )。
A.單項工程
B.單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項工程
【答案】B
【思路】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按被驗收的對象劃分,可分為:單位工程驗收(中間驗收)、單項工程驗收(交工驗收)及工程整體驗收(稱為"動用驗收")。通常所說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指的是"動用驗收。
【拓展】第八章第一節的考點不多,并且在某些年度經常沒有考題,對于驗收的三個級別是本節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7.大、中型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報表包括( )。
A.建設項目概況表
B.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
C.竣工財務決算總表
D.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總表
E.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明細表
【答案】A、B、D、E
【思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表根據大、中型建設項目和小型建設項目分別制定。大、中型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報表包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批表;大、中型建設項目概況表;大、中型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大、中型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總表、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明細表。小型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報表包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批表、竣工財務決算總表、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明細表。
【拓展】大中型建設項目和小型建設項目在財務決算報表上的差異也是一個常見的考核點,在本節中考生還應注意竣工財務決算表的會計等式關系。
8.用來反映大、中型建設項目全部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的竣工決算報表是()。
A.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批表
B.建設項目概況表
C.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
D.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總表
【答案】C
【思路】大、中型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是用來反映竣工的大中型建設項目從開工到竣工為止全部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情況。它是考核和分析投資效果,落實節余資金,并作為報告上級核銷基本建設支出和基本建設撥款的依據,該表是反映建設項目的全部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是考核和分析投資效果的依據。
【拓展】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批表是作為竣工決算上報有關部門審批時使用的。
9.下列各項在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計算時應計入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是( )。
A.在建的附屬輔助工程
B.單項工程中不構成生產系統,但能獨立發揮效益的非生產性項目
C.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費
D.凡購置達到固定資產標準不需要安裝的工具、器具費用
E.屬于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其他投資
【答案】BDE
【思路】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計算是以獨立發揮生產能力的單項工程為對象的,在計算時應注意以下幾種情況:(1)對于為了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節約資料消耗、保護環境而建設的附屬輔助工程,主要全部建成,正式驗收交付使用后就要計入新增固定資產價值;(2)對于單項工程中不構成生產系統,但能獨立發揮效益的非生產性項目,在建成并交付使用后,也要計算新增固定資產價值;(3)凡購置達到固定資產標準不需安裝的設備、工器具,應在交付使用后計入新增固定資產價值;(4)屬于新增固定資產價值的其他投資,應隨同受益工程交付使用的同時一并計入。
【拓展】在建的附屬輔助工程屬于基本建設支出中的在建工程科目,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計入其他資產
10.某工程項目合同價為2000萬元,合同工期為20個月,后因增建該項目的附屬配套工程需增加工程費用160萬元,則承包商可提出的工期索賠為( )。
A.0.8個月
B.1.2個月
C.1.6個月
D.1.8個月
【答案】C
【思路】工期索賠的計算=(160/2000)×20=1.6個月
【拓展】有一個問題在教材中沒有明確說明,但考生應該注意,即使用這一計算公式的前提應是整個工程項目的各個工序應是串行的,若存在并行工序(如網絡圖),則不能用該公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