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編特整理2011年造價工程師考試計價控制模擬試題及答案2,輔助考生備考,本套試題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對考生進行知識考核,并附帶詳細解析,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1.某獨立土方工程,招標文件中估計工程量為100萬m3,合同約定:工程款按月支付并同時在該款項中扣留5%的工程預付款;土方工程為全費用單價,每立方米10元,當實際工程量超過估計工程量10%時,超過部分調整單價,每立方米為9元。某月施工單位完成土方工程量25萬m3,截止該月累計完成的工程量為120萬m3,則該月應結工程款為( )萬元。
A.240
B.237.5
C.228
D.213
【答案】C
【思路】在本月完成的25萬m3中,有10萬m3已經超過了合同估計工程量的上限(110萬m3),因此應采用每立方米9元的單價,其余的15萬m3采用10元的單價。
則該月應結工程款=(15×10+10×9)×(1-5%)=228萬元
【拓展】超過上限以上的部分按新單價結算,未超過部分仍按原單價結算。
12.某項目合同約定采用調值公式法進行結算,合同價為50萬元,并約定合同價的70%為可調部分。可調部分中,人工占45%,材料占45%,其余占10%。結算時,僅人工費價格指數增長了10%,而其他未發生變化。則該工程項目應結算的工程價款為( )萬元。
A.51.01
B.51.58
C.52.25
D.52.75
【答案】B
【思路】
P=50×[30%+45%×70%×(1+10%)+45%×70%+10%×70%]=51.58萬元
【拓展】調值公式法是歷年考試中常見的題型,考生一定要注意可調部分的整體比例,以及其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此題中易犯的錯誤是,考生有時會直接按45%、45%、10%計算,而忽略了70%的比例。
13.根據所有工序(或活動)最早開始時間與所有工序(或活動)最遲開始時間對應的資金使用計劃值所繪制的圖形或曲線為( )。
A.橫道圖
B.時標網絡圖
C.S形曲線
D.香蕉圖
【答案】D
【思路】一個項目不止一條S形曲線,每一條S形曲線都對應某一特定的工程進度計劃。進度計劃的非關鍵路線中存在許多有時差的工序或工作,因而S形曲線必然包括在由全部活動都按最早開工時間開始和全部活動都按最遲開工時間開始的曲線所組成的"香蕉圖"內。
【拓展】所有活動都按最遲時間開始,對節約建設資金貸款利息是有利的,但同時也降低了項目按期竣工的保證率,而所有活動都按最早時間開始則正好相反。
14.信息量大,可以反應各種偏差變量和指標,還便于計算機輔助管理,提高投資控制工作效率的偏差分析方法是()。
A.橫道圖法
B.時標網絡法
C.曲線法
D.表格法
【答案】D
【思路】表格法是進行偏差分析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數據來源、投資控制工作的要求等條件來設計表格,因而適用性較強,表格法的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各種偏差變量和指標,對全面深入地了解項目投資的實際情況非常有益;另外,表格法還便于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提高投資控制工作的效率。
【拓展】橫道圖的優點是簡單直觀,便于了解項目的投資概貌,但這種方法的信息量較少,主要反映累計偏差和局部偏差,因而其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時標網絡圖法具有簡單、直觀的特點,主要用來反映累計偏差和局部偏差,但實際進度前鋒線的繪制有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曲線法進行偏差分析,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但不能直接用于定量分析。
15.某分項工程工作計劃在4、5、6周施工,每周計劃完成工程量1000m3,計劃單價為20元/m3;實際該分項工程于4、5、6、7周完成,每周完成工作量750m3,第4、5周的實際單價為22元,第6、7周的實際單價為25元。則第6周該分項工程的進度偏差和投資偏差分別為()元。
A.-15000,-6750
B.-6750,15000
C.15000,6750
D.-15000,6750
【答案】C
【思路】計算過程如下:
第六周末的擬完工程計劃投資=1000×3×20=60000元
第六周末的已完工程實際投資=750×2×22+750×25=51750元
第六周末的已完工程計劃投資=750×3×20=45000元
第六周末的進度偏差=60000-45000=15000元
第六周末的投資偏差=51750-45000=6750
【拓展】投資偏差為正值時表示投資增加,為負時表示投資節約;進度偏差為正值時,表示工期拖延;結果為負值時,表示工期提前。
16.下面關于絕對偏差說法正確的是( )。
A.絕對偏差=(投資實際值-投資計劃值)/投資計劃值
B.絕對偏差可指導調整資金支出計劃和資金籌措計劃
C.從對投資控制角度看,絕對偏差比相對偏差更有意義
D.絕對偏差反映了投資偏差的嚴重程度
【答案】B
【思路】絕對偏差是指投資計劃值與實際值比較所得的差額,其結果比較直觀,作用主要是為了了解項目投資偏差的絕對數額,指導調整資金支出計劃和資金籌措計劃。
【拓展】除絕對偏差和相對偏差這一組概念外,考生還應注意另一組概念:局部偏差和累計偏差,累計偏差的分析結果更能顯示規律性。
17.下列糾偏措施中,屬于經濟措施的有()。
A.明確各級投資控制人員的任務、權利和責任
B.檢查投資目標分解的合理性
C.檢查資金使用計劃的保障性
D.加強索賠管理
E.檢查施工進度計劃的協調性
【答案】BCE
【思路】通常糾偏措施可以分為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四個方面。經濟措施最易為人們接受,主要包括檢查投資目標分解的合理性,資金使用計劃的保障性,施工進度計劃的協調性。另外,通過偏差分析和未完工程預測還可以發現潛在的問題,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從而取得造價控制的主動權。
【拓展】運用經濟措施時要特別注意不可把經濟措施簡單理解為審核工程量及相應的支付價款。
18.已知某進口工程設備FOB為50萬美元,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為1:8,銀行財務費率為0.2%,外貿手續費率為1.5%,關稅稅率為10%,增值稅率為17%。若該進口設備抵岸價為586.7萬元人民幣,則該進口工程設備到岸價為( )萬元人民幣。
A.406.8
B.450.0
C.456.0
D.586.7
【答案】B
【思路】銀行財務費的取費基數是FOB價格,外貿手續費和關稅的取費基數是到岸價,增值稅的取費基數是到岸價與關稅之和。故設到岸價為X,
則有X+50×8×0.2%+X×1.5%+X×10%+(X+X×10%)×17%=586.7萬元
解得:X=450.0萬元
【拓展】在有關進口設備原價的有關基本概念中,應注意關稅完稅價格、到岸價以及CIF具有同樣的含義,即貨價、運費、保險費之和。對于進口設備原價計算題的考核通常集中于各項費用的取費基數。
19.下列關于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設備購置費由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采購保管費組成
B.國產標準設備帶有備件時,其原價按不帶備件的價值計算,備件價值計入工程器具購置費中
C.國產設備的運費和裝卸費是指由設備制造廠交貨地點起至工地倉庫止所產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D.進口設備采用裝運港船上交貨價時,其運費和裝卸費是指設備由裝運港港口起到工地倉庫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
E.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一般以設備購置費為計算基數,乘以部門或行業規定的定額費率計算
【答案】CE
【思路】設備運雜費中的第一項是運費和裝卸費。國產設備由設備制造廠交貨地點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要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進口設備則由我國到岸崗口或邊境車站起至工地倉庫(或施工組織設計指定的需安裝設備的堆放地點)止所發生的運費和裝卸費。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是指新建或擴建項目初步設計規定的,保證初期正常生產必須購置的沒有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設備、儀器、工卡模具、器具、生產家具和備品備件等的購置費用。一般以設備購置費為計算基數,按照部門或行業規定的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費率計算。
【拓展】在多選題中考核有關進口設備費用構成,通常的考點包括:不同交貨方式下風險的分擔方式;采用FOB價格時買方和賣方的責任;進口設備抵岸價的構成;進口設備運費和裝卸費與國產設備的區別。
20.下列費用中屬于安裝工程費用內容的是( )。
A.煤氣設備費及其裝設、油飾工程的費用
B.單臺設備試運轉的調試費
C.設備基礎的砌筑工程的費用
D.電纜導線的敷設工程的費用
【答案】B
【思路】在教材中所提及的建筑工程與土建工程的含義不盡相同。建筑工程可以理解為建筑物工程,即所有為建筑物的功能和目的有關的工程,因此A、C、D三項均屬于建筑工程。只有B項為正確答案。
【拓展】安裝工程費中除包括單臺設備試運轉的調試費以外,還包括系統設備聯動無負荷試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