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穩定土有良好的板體性,但其水穩性、抗凍性以及早期強度不如水泥穩定土。石灰土的強度隨齡期增長,并與養護溫度密切相關,溫度低于5℃時強度幾乎不增長。
石灰穩定土的干縮和溫縮特性十分明顯,且都會導致裂縫。與水泥土一樣,由于其收縮裂縫嚴重,強度未充分形成時表面會遇水軟化以及表面容易產生唧漿沖刷等不良現象,石灰土已被嚴格禁止用于高等級路面的基層,只能用作高級路面的底基層。
命題點29水泥穩定土基層的特性
水泥穩定土有良好的板體性,其水穩性和抗凍性都比石灰穩定土好。水泥穩定土的初期
強度高,其強度隨齡期增長。水泥穩定土在暴露條件下容易干縮,低溫時會冷縮,而導致裂縫。水泥穩定細粒土(簡稱水泥土)的干縮系數、干縮應變以及溫縮系數都明顯大于水泥穩定粒料,水泥土產生的收縮裂縫會比水泥穩定粒料的裂縫嚴重得多;水泥土強度沒有充分形成時,表面遇水會軟化,導致瀝青面層龜裂破壞;水泥土的抗沖刷能力低,當水泥土表面遇水后,容易產生唧漿沖刷,導致路面裂縫、下陷,并逐漸擴展。為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級路面的底基層。
命題點30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基層的特性
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中,應用最多、最廣的是石灰粉煤灰類的穩定土,簡稱二灰穩定土,其特性在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中具有典型性。
二灰穩定土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板體性、水穩性和一定的抗凍性,其抗凍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
二灰穩定土早期強度較低,隨齡期增長,并與養生溫度密切相關,溫度低于4℃時強度幾乎不增長;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強度越低,3個月齡期的強度增長幅度也越大。
二灰穩定土也具有明顯的收縮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作高等級路面的基層,而只能做底基層。二灰穩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級路面的基層與底基層。
命題點31石灰穩定土基層與水泥穩定土基層的施工要求
1.材料與拌和
(1)石灰、水泥、土、拌和用水等原材料應進行檢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嚴格按照標準規定進行材料配比設計。
(2)城區施工應采用廠拌(異地集中拌和)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證配合比準確,且達到文明施工要求。
(3)應根據原材料含水量變化、集料的顆粒組成變化,及時調整拌和用水量。
(4)穩定土拌和前,應先篩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顆粒。
(5)宜用強制式拌和機進行拌和,拌和應均勻。
2.運輸與攤鋪
(1)拌成的穩定土應及時運送到鋪筑現場。
(2)運輸中應采取防止水分蒸發和防揚塵措施。
(3)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季節施工,施工最低氣溫為5℃。
(4)廠拌石灰土攤鋪時路床應濕潤。
(5)雨期施工應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應盡快碾壓密實。
3.壓實與養護
(1)壓實系數應經試驗確定。
(2)攤鋪好的穩定土應當天碾壓成活,碾壓時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圍內。(3)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設超高的平曲線段,應由內側向外側碾壓。縱、橫接縫(槎)均應設直槎。
(4)縱向接縫宜設在路中線處,橫向接縫應盡量減少。
(5)壓實成活后應立即灑水(或覆蓋)養護,保持濕潤,直至上部結構施工為止。(6)穩定土養護期應封閉交通。
命題點32石灰工業廢渣穩定砂礫基層的施工要求
1.材料與拌和
(1)對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應進行質量檢驗,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按規范要求進行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使其符合設計與檢驗標準的要求。
(3)采用廠拌(異地集中拌和)方式,且宜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制,配料應準確,拌和應均勻。
(4)拌和時應先將石灰、粉煤灰拌和均勻,再加入砂礫(碎石)和水均勻拌和。
(5)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含水量應視氣候條件適當調整,使運到施工現場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運輸與攤鋪
(1)運輸中應采取防止水分蒸發和防揚塵措施。
(2)應在春末和夏季組織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并應在第一次重冰凍(一3℃一一5℃)到來之前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完成。
3.壓實與養護
(1)混合料施工時由攤鋪時根據試驗確定的松鋪系數控制虛鋪厚度,混合料每層最大壓實厚度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2)碾壓時采用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
(3)禁止用薄層貼補的方法進行找平。
(4)混合料的養護采用濕養,始終保持表面潮濕,也可采用瀝青乳液和瀝青下封層進行養護,養護期為7~14d。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