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吊軌縱橫梁法適用于橋涵孔徑較大,箱頂無覆蓋土的線路加固,( )。
A、無論正交、斜交都可使用
B、無論正交、斜交都不可使用
C、正交不可使用、斜交可使用
D、正交不使用、斜交不可使用
32、上行及混合式移動模架施工程序為( )。
A、現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安裝箱梁支座→調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模→梁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
B、現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模→粱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粱循環
C、現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安裝箱梁支座→調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 澆筑梁體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粱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孔道壓漿、封端
D、現場拼裝移動模架→橋位預壓→安裝箱梁支座+調整模板、設置上拱度→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布設預應力束→安裝內模→綁扎頂板鋼筋→ 澆筑粱體混凝土→養護+梁體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均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終張拉→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松開內模,進行初張拉→移動模架整體落架、脫底側模+移動模架過孔,進入下一個制梁循環→孔道壓漿、封端
33、拖拉架梁一般用于( )鋼梁的架設,就施工方法上大體可分為縱拖和橫移二類。
A、小跨度
B、中等跨度
C、大跨度
D、超大跨度
34、運梁車裝箱梁啟動起步應緩慢平穩,嚴禁突然加速或急剎車,重載運行速度控制在( )。
A、5km/h以內,曲線、坡道地段應嚴格控制在3km/h以內
B、5km/h以內,曲線、坡道地段應嚴格控制在8km/h以內
C、1Okm/h以內,曲線、坡道地段應嚴格控制在3km/h以內
D、10km/h以內,曲線、坡道地段應嚴格控制在8km/h以內
35、在特種水泥中,對抗折要求較高的路面工程一般采用( )。
A、大壩水泥
B、普通硅酸鹽水泥
C、道路硅酸鹽水泥
D、砌筑水泥
36、同一企業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在同一標段投標不能超過( )。
A、2家
B、3家
C、4家
D、5家
37、施工通風方式應根據隧道的長度、掘進坑道的斷面大小、施工方法和設備條件等諸多因素來確定。在施工中,自然通風是利用洞室內外的溫差或風壓差來實現通風的一種方式,一般僅限于( )。
A、短直隧道
B、長大隧道
C、曲線隧道
D、小斷面隧道
38、在施工天窗作業時,對技改工程、線路大中修及大型機械作業時間( )。
A、不應少于60min
B、不應少于70min
C、不應少于90min
D、不應少于180min
39、干砌片石護坡采用卵石砌筑時,同層卵石塊徑應大體一致,卵石( ),裁砌擠緊。
A、短軸應平行坡面
B、短軸應垂直坡面
C、長軸應平行坡面
D、長軸應垂直坡面
40、邊坡掛網錨噴(含錨桿、掛網)防護時,噴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噴層厚度( )。
A、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護5~7d
B、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護5~7d
C、大于7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護8~10d
D、大于10cm時,宜分兩層施噴;噴后應養護8~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