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 企業能夠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基本物質條件是( )。
A.成為獨立經濟實體 B.實現自負盈虧
C.具備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 D.擁有一定的資源
【答案】D
【解析】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依法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等滿足社會需要的經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該概念的幾方面含義是:①企業必須擁有一定的資源(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信息等),而這些資源是企業能夠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基本物質條件;②企業是獨立的經濟實體;③企業是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完整的經濟組織;④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⑤企業是一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并承擔相應民事義務,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
第1章第1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2. 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和組織生產所通過的方式是( )。
A.內部管理 B.行政干預 C.協議買賣 D.中介服務
【答案】C
【解析】從交易費用的角度考察,市場和企業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和生產組織方式,市場是通過協議買賣的方式來實現資源配置和組織生產的,企業是通過內部管理的方式來實現資源配置和組織生產的。其中,市場發生的是交易費用,企業發生的是組織管理費用。
第1章第1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3. 下列企業素質類型中,能成為企業靈魂和精華的是( )。
A.人員素質 B.技術素質 C.管理素質 D.文化素質
【答案】D
第1章第1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解析】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由于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亞文化”,即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經營哲學、倫理道德、精神風范、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的總合。它是企業物質、經濟活動的反映,是企業的靈魂和精華。
4. 作為由若干獨立企業法人所組成的集合體,企業集團的聯結紐帶是( )。
A.產品 B.資產 C.品牌 D.政府
【答案】B
【解析】企業集團是在經濟聯合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具有較緊密聯系的企業群體組織,其核心是技術、經濟和資金實力較雄厚的集團公司,其主要特點是:①企業集團是以資產為紐帶聯結起來的若干獨立企業法人所組成的集合體,是獨立核算企業的復合型組織;②集團成員可分為核心層、緊密層、松散層的多層次結構,在經營上共擔風險,在利益上共負盈虧;③集團核心一般為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且成員眾多,優勢互補,因而經營范圍廣泛,產品線較寬并向多樣化發展,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應變能力較強,但投資多且分散,管理工作復雜。
第1章第2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制度的類型與特征
5. 按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劃分,投資大、技術裝備程度較高、勞動力比重小的企業屬 于( )。
A.資金密集型企業 B.設備密集型企業
C.勞動密集型企業 D.知識密集型企業
【答案】A
【解析】按生產要素密集程度,企業可分為:①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指活勞動所占比重較大、資本有機構成低的企業,如一些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中小型企業和農業企業;②資金密集型企業(或技術密集型企業),是指投資大、技術裝備程度較高、勞動力比重小的企業,如機械工業企業、化工企業等;③知識密集型企業,是指綜合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成就,所用人員中,中、高級技術和科研人員比重較大,所投人的科研時間和產品開發費用較高,能生產高、精、尖產品的企業,如航空工業企業、軟件開發生產企業等。
第1章第2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制度的類型與特征
6. 承擔社會責任是( )。
A.企業的生存之道 B.企業的經營目標
C.企業協調外部關系的基礎 D.企業產生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遵守、維護和改善社會秩序、保護和增加社會福利方
面所承擔的職責和義務。企業的社會責任涉及諸多方面,如提供就業機會、資助社會公益事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社會保障體系等。除此之外,就外部關系而言,企業還對股東、媒體、社區、政府、交易伙伴、消費者等相關社會組織及個人負有特定的社會責任。總之,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協調外部關系的基礎。
第1章第3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的職能、目標與責任
7. 在企業制定的技術標準中,對生產過程中具有通用性的重要程序、規則、方法所做的統 —規定稱為( )。
A.產品標準 B.基礎標準 C.環境標準 D.方法標準
【答案】D
【解析】標準是指對在企業經濟、技術、管理活動中,具有多樣性和相關性特征的重復發生的對象,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頒發的統一規定。按照性質劃分,企業的標準有: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技術標準可細分為: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基礎標準;安全與環境標準。其中,方法標準是對生產過程中具有通用性的重要程序、規則、方法所作的統一規定,包括設計規程、工藝規程、材料裝備、操作方法、檢驗方法等。
第1章第5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
8. 在計量管理中,對尺、衡器、電度表等計量器具的管理稱為( )。
A.商業計量管理 B.工業計量管理
C.行政計量管理 D.法制計量管理
【答案】D
【解析】計量管理包括:①工業計量管理,是以產品為核心的單位計量管理,又可分為生產組織管理、質量技術管理和綜合協調管理等;②商業計量管理,是以商品為核心的單位計量管理,也就是市場的計量管理;③法制計量管理,是對尺、衡器、電度表等關系到國計民生利益的單位量的管理。
第1章第5節
考點: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工商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
9. 企業管理層次的多少取決于企業任務量和( )。
A.外部環境的特點 B.企業的地理位置
C. 企業規模的大小 D.企業流動資產的大小
【答案】C
【解析】管理層次是指組織中從最高主管到一般工作人員之間的不同管理層級。在一個特定的組織中,管理層次的多少,應當根據組織的任務量與組織規模的大小而定。規模較大和任務量較重的組織,其層次可以設定得多一些,否則宜采用少層次的結構。
第2章第1節
考點:工商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組織設計
10. 上級授予給下級一定的權力,使下級在一定的監督之下具有相當的決策權和行動權。 這種領導行為是( )。
A.任命 B.集權 C.分工 D.授權
【答案】D
【解析】授權是指上級委托給下級一定的權力,使下級在一定的監督之下,具有相當的決策權和行動權。授權者對被授權者擁有指揮監督權,被授權者對授權者負有報告與完成任務的責任。
第2章第1節
考點:工商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組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