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 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
某法蘭盤生產企業采用單對象流水線的生產組織方式,法蘭盤的日生產量為50件,每
日工作8小時,時間有效利用系數為0.90,假設廢品率為0;流水線的第3道工序計算所需 某精密設備為6臺,現有5臺該種設備投入生產。
81. 該企業所采用的生產過程空間組織形式是( )。
A.固定布置 B.工藝專業化布置
C. 對象專業化布置 D.混合式布置
【答案】C
【解析】對象專業化布置是以產品(或零件、部件)為對象來設置生產單位。在對象專業化的生產單位中,集中了為生產某種產品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和各工種的工人,對同類產品進行不同的工藝加工。
第4章第2節
考點:生產過程組織——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82. 該法蘭盤流水線的平均節拍是( )。
A. 7.32 B. 8.06 C. 8.64 D. 9.57
【答案】C
【解析】流水線的平均節拍的計算公式為:。式中,r表示流水線的平均節拍;Te表示計劃期流水線的有效工作時間;T0表示計劃期流水線的制度工作時間;β表示工作時間有效利用系數,一般為0.90~0.96;Q表示計劃期的產品產量。題中,該法蘭盤流水線的平均節拍是:r=0.9×8×60÷50=8.64。
第4章第4節
考點:生產過程組織——生產過程組織的具體形式
83. 該流水線的第3道工序設備負荷系數是( )。
A. 0.90 B. 0.95 C. 1.05 D. 1.20
【答案】D
【解析】設備負荷系數的計算公式為:K=Si/Sei。式中,Ki表示設備負荷系數;Si表示第i道工序計算所需工作地數;Sei表示為第i道工序安排的實際工作地數。本案例中,該流水線的第3道工序設備負荷系數為:6/5=1.2。
第4章第4節
考點:生產過程組織——生產過程組織的具體形式
84. 為了解決流水線節拍與某道工序設備超負荷問題,企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延長節拍時間
B. 縮短節拍時間
C. 優化并提升該道工序設備的效率
D. 提升該道工序之前工序設備的效率
【答案】AC
【解析】設備的負荷率,可見解決設備超負荷運行的問題可以減小分子值即通過優化并提升該道工序設備的效率實現,或者增大分母的值即通過延長節拍時間實現。
第4章第4節
考點:生產過程組織——生產過程組織的具體形式
(二)
某標準件廠質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號螺母的工序能力和質量控制問題,該型號螺 母的內徑設計尺寸為16 ±0. 15mm,在生產過程中某道工序承擔該型號螺母內徑的最后加 工,通過對加工完成該道工序的內徑尺寸隨機抽樣,經計算得知:樣本內徑均值和公差中 心重合,樣本標準差s =0. 025mm。
85. 該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數Cp為( )。
A. 2 B. 1.8 C. 1.4 D. 0.6
【答案】A
【解析】過程能力又稱工序能力或工藝能力,過程(工序)能力指數表示的是過程(工序)能力滿足產品技術標準的程度,用Cp表示。當工序無偏時,則。式中,T表示公差,Tu和T1分別表示公差上限和下限,σ表示總體標準偏差。則本案例中,該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數Cp為:(16.15-15.85)/(6x0.025)=2。
第5章第2節
考點: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方法
86. 若該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數為0.4,可以判斷該工序的工序能力等級為( )。
A. 一級 B. 二級 C.三級 D.四級
【答案】D
【解析】工序的質量水平按Cp值可劃分為五個等級,按其等級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置。通常采用如表4所示的工序能力指數判別準則。
表4工序能力指數判斷標準
工序能力等級工序能力指數工序能力判斷
特級Cp>1.67過剩
一級1.67 >Cp >1.33充足
二級1.33 >Cp >1. 00正常
三級1.00>Cp >0. 67不足
四級Cp <0. 67嚴重不足
由表4知,當Cp為0.4時,工序能力等級為四級。
第5章第2節
考點: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方法
87. 在該型號螺母的生產過程中,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可能是( )。
A.人 B.方法 C.價格 D.機器
【答案】ABD
【解析】在質量管理過程中,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人(Man);②機器(Machine);③原料(Material);④方法(Method);⑤測量(Measurement);⑥環境(Environment)0
第5章第2節
考點: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