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合同法律制度
歷年考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鄭某和張某擬訂一份書面合同。雙方在甲地談妥合同的主要條款,鄭某于乙地在合同上簽字,其后,張某于丙地在合同上蓋章,合同的履行地為丁地。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該合同成立的地點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如果雙方當事人未同時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則以當事人中最后一方簽字或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2.(2011年)甲公司于4月1日向乙公司發(fā)出訂購一批實木沙發(fā)的要約,要求乙公司于4月8日前答復。4月2日乙公司收到該要約。4月3日,甲公司欲改向丙公司訂購實木沙發(fā),遂向乙公司發(fā)出撤銷要約的信件,該信件于4月4日到達乙公司。4月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回復,乙公司表示暫無實木沙發(fā),問甲公司是否愿意選購布藝沙發(fā)。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甲公司要約失效的時間是( )。
A.4月3日
B.4月4日
C.4月5日
D.4月8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要約失效。題目中,甲公司的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因此不能撤銷。而乙公司4月5日的回復對要約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是新的要約,導致原要約失效。
3.(2011年)2009年8月5日,經發(fā)包人甲公司同意,總承包人乙公司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建設工程分包給丙公司。因丙公司完成的工程質量出現(xiàn)問題,給甲公司造成100萬元的經濟損失。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對甲公司損失承擔責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由乙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B.由丙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C.先由丙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乙公司承擔
D.由乙公司和丙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建設工程合同中,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經發(fā)包人同意,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向發(fā)包人承擔連帶責任。
4.(2011年)甲公司將兩個業(yè)務部門分出設立乙公司和丙公司,并在公司分立決議中明確,甲公司以前所負的債務由新設的乙公司承擔。分立前甲公司欠丁企業(yè)貸款12萬元,現(xiàn)丁企業(yè)要求償還。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該12萬元債務承擔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由甲公司承擔
B.由乙公司承擔
C.由甲、乙、丙三個公司平均承擔
D.由甲、乙、丙三個公司連帶承擔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當事人分立后的債務承擔。《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題目中并不是“債權人和債務人”達成的協(xié)議,而是債務人內部的協(xié)議,該協(xié)議對債權人無效,因此分立后的法人(甲乙丙3個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5.(2011年)債權人甲下落不明,致使債務人乙難以履行債務,乙依法將標的物提存。提存期間,該標的物發(fā)生意外毀損。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對該標的物損失承擔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應由甲承擔
B.應由乙承擔
C.應由甲、乙共同承擔
D.應由提存機關承擔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標的物提存的規(guī)定。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題目中,甲是債權人,債務人乙將標的物提存后,風險是甲承擔。
6.(2011年)甲小學為了“六一”兒童節(jié)學生表演節(jié)目的需要,向乙服裝廠訂購了100套童裝,約定在“六一”兒童節(jié)前一周交付。5月28日,甲小學向乙服裝廠催要童裝,卻被告知,因布匹供應問題6月3日才能交付童裝,甲小學因此欲解除合同。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該合同解除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小學應先催告乙服裝廠履行,乙服裝廠在合理期限內未履行的,甲小學才可以解除合同
B.甲小學可以解除合同,無須催告
C.甲小學無權解除合同,只能要求乙服裝廠承擔違約責任
D.甲小學無權自行解除合同,但可以請求法院解除合同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合同解除。根據(jù)規(guī)定,因預期違約解除合同。即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題中,6月1日是合同履行的時間,但是在5月28日時卻得知乙服裝廠會有違約的情況,此時甲小學可以直接解除合同,無需催告。
7.(2011年)甲、乙簽訂一買賣合同,甲向乙購買機器5臺及附帶的維修工具,機器編號分別為E、F、G、X、Y,擬分別用于不同廠區(qū)。乙向甲如期交付5臺機器及附帶的維修工具;經驗收,E機器存在重大質量瑕疵而無法使用,F(xiàn)機器附帶的維修工具亦屬不合格品,其他機器及維修工具不存在質量問題。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甲如何解除合同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可以解除5臺機器及維修工具的買賣合同
B.甲只能就買賣合同中E機器的部分解除
C.甲可以就買賣合同中E機器與F機器的部分解除
D.甲可以就買賣合同中F機器的維修工具與E機器的部分解除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合同解除。根據(jù)規(guī)定,標的物為數(shù)物.其中一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可以就該物解除。本題中,由于標的物是數(shù)物,因此其中幾種物不符合約定的.甲可以就不符合約定的E和F附帶的維修工具解除。
8.(2011年)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須在1個月內向乙公司提供200臺電視機,總價款100萬元。合同簽訂后。乙公司按約定向甲公司交付了定金20萬元。甲公司依約分兩批發(fā)運電視機,不料,第一批100臺電視機在運輸過程中遭遇泥石流,致使電視機全部毀損;第二批100臺電視機在運輸過程中被甲公司的債權人丙強行扣押、變賣,最終,乙公司未能收到電視機,欲向甲公司主張定金責任。根據(jù)擔保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甲公司定金責任承擔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公司無須承擔定金責任,因為沒有交付電視機是不可抗力和第三人原因導致的,甲公司沒有過錯
B.甲公司須承擔全部定金責任,因為甲公司違反合同約定,未將電視機交付給乙公司
C.甲公司只須承擔一半定金責任,因為不可抗力導致的第一批100臺電視機未能交付,不適用定金罰則
D.甲公司只須承擔一半定金責任,因為第三人原因造成的第二批100臺電視機未能交付,不適用定金罰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承擔違約責任。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因合同關系以外第三人的過錯,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適用定金罰則。受定金處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償。本題中,甲公司提供的第一批電視機是因為不可抗力導致未能交付,因此不適用定金罰則,甲公司提供的第二批電視機是因為第三人的原因導致未能交付,因此適用定金罰則。
9.(2010年)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債務人有權處分的權利中,不能用以設定權利質押的是( )。
A.可以轉讓的股權
B.應收賬款
C.土地承包經營權
D.存款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質押權的設立。根據(jù)規(guī)定,債務入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1)匯票、支票、本票:(2)債券、存款單;(3)倉單、提單;(4)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5)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6)應收賬款;(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本題C選項“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屬于可以出質的權利范圍。
10.(2010年)陳某將裝有2萬元現(xiàn)金的行李箱寄存在車站寄存處。但在寄存時未告知行李箱內有現(xiàn)金。陳某憑取物單取行李箱發(fā)行該行李箱已被人取走,陳某要求寄存處賠償。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寄存處承擔賠償責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按寄存物品的全部價值賠償
B.不予賠償
C.按一般物品的價值賠償
D.按寄存物品的一半價值賠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保管合同。根據(jù)規(guī)定,寄存人寄存貨幣、有價證券或者其他貴重物品的,應當向保管人聲明,由保管人驗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聲明的,該物品毀損、滅失后,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本題屬于寄存貨幣的情形,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11.(2010年)王某向趙某借款10萬元,以其卡車抵押并辦理了抵押登記。后因發(fā)生交通事故,王某將該卡車送到甲修理廠修理。修理完畢,王某因無法支付1萬元維修費,該卡車被甲修理廠留置后。王某欠趙某的借款到期,趙某要求對該卡車行使抵押權,甲修理廠以王某欠修理費為由拒絕,雙方發(fā)生爭議。根據(jù)合同法律制作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如何處理該爭議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修理廠應同意趙某對該卡車行使抵押權,所欠修理費只能向王某要求清償
B.趙某應向甲修理廠支付修理費,之后甲修理廠向趙某交付該卡車
C.如果經甲修理廠催告,王某兩個月后仍不支付修理費,甲修理廠有權行使留置權,所得價款償付修理費后,剩余部分趙某有優(yōu)先受償權
D.甲修理廠應將該卡車交給趙某行使抵押權,所得價款償付借款后,剩余部分甲修理廠有優(yōu)先受償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抵押權與留置權。根據(jù)規(guī)定,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后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留置財產。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yōu)先受償。本題C選項表述正確。
12.(2010年)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贈與人享有撤銷贈與權利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贈與人對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可以撤銷贈與
B.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撫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C.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D.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的近親屬,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贈與合同撤銷。根據(jù)規(guī)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任意撤銷。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2)對贈與人有扶養(yǎng)義務而不履行;(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因此,本題A選項屬于不得任意撤銷贈與的情形。
13.(2009年)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無效合同的是( )。
A.違反國家限制經營規(guī)定而訂立的合同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顯失公平的合同
D.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無效合同和可撤銷合同的區(qū)分。本題選項C屬于可撤銷合同。
14.(2009年)甲向乙借款50萬元,約定以甲的A幢房屋抵押給乙。雙方為此簽訂了抵押合同,但在抵押登記時,登記為以甲的B幢房屋抵押給乙,后甲未能按約還款,乙欲行使抵押權。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乙行使抵押權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乙只能對甲的A幢房屋行使抵押權
B.乙只能對甲的B幢房屋行使抵押權
C.乙可選擇對甲的A幢房屋或者B幢房屋行使抵押權
D.乙不能行使抵押權。因為登記機關記載的抵押物與抵押合同約定的抵押物不一致,抵押無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抵押登記的效力與抵押合同的關系。根據(jù)規(guī)定,抵押登記記載的內容與抵押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以登記記載的內容為準。本題中,抵押合同中約定的抵押物為A房屋,登記的為B房屋,因此應以B房屋為準行使抵押權。
15.(2009年)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價款應當依照有關擔保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清償。下列各項中,不符合《物權法》規(guī)定的是( )。
A.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后順序清償
B.抵押權已登記且登記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
C.抵押權已登記的先于未登記的受償
D.抵押權未登記的,按抵押合同生效時間的先后順序清償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實現(xiàn)抵押權的順序。根據(jù)規(guī)定,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因此選項D的說法是錯誤的。
16.(2009年)甲與乙簽訂借款合同,并約定由乙將自己的鉆戒出質給甲,但其后乙并未將鉆戒如約交付給甲,而是把該鉆戒賣給了丙。丙取得鉆戒后,與甲因該鉆戒權利歸屬發(fā)生糾紛。根據(jù)《物權法》與《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該鉆戒權利歸屬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丙不能取得該鉆戒的所有權,因為該鉆戒已質押給甲
B.丙能取得該鉆戒的所有權,但甲可依其質權向丙追償
C.丙能取得該鉆戒的所有權,甲不能向丙要求返還該鉆戒
D.丙能否取得該鉆戒的所有權,取決于甲同意與否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動產質押。根據(jù)規(guī)定,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本題中,乙并未向甲交付鉆戒,因此質權并未設立,而乙將鉆戒賣給丙,丙取得了鉆戒所有權,甲不能要求丙返還該鉆戒。
17.(-2009年)李某為資助15歲的王某上學,與王某訂立贈與合同,贈與王某10萬元,并就該贈與合同辦理了公證。后李某無正當理由,在交付給王某6萬元后就表示不再贈與了。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李某應當再給付王某4萬元,因該贈與合同不可撤銷
B.李某可不再給付王某4萬元,因王某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該贈與合同效力未定
C.李某可向王某要求返還6萬元,因該贈與合同可撤銷
D.李某可不再給付王某4萬元,因該贈與合同可撤銷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贈與合同的撤銷。根據(jù)規(guī)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任意撤銷。本題中,李某與王某簽訂的贈與合同經過了公證,因此不得無正當理由撤銷。
18.(2009年)甲、乙、丙三方合作研發(fā)一項新技術,合作開發(fā)合同中未約定該技術成果的權利歸屬。新技術研發(fā)成功后,乙、丙提出申請專利,甲不同意。根據(jù)《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專利申請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乙、丙不得去申請專利
B.甲應當把專利申請權轉讓給乙、丙
C.乙、丙可以去申請專利,取得專利權后,歸乙、丙共同享有
D.乙、丙可以去申請專利,取得專利權后,歸甲、乙、丙共同享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合作開發(fā)合同中專利申請權。根據(jù)規(guī)定,合作開發(fā)的當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