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生育保險費。
6.住房公積金。是指在職工工作年限內,由職工及其所在單位,按月交存一定數額的資金。住房公積金全部歸職工個人所有,長期儲蓄,專項用于住房支出。住房公積金規定繳存比例仍為8%,有條件的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可以為10%。
第三部分,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1.工會經費。凡建立工會組織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應于每月15日以前按照上月份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交當月份的工會經費。
2.職工教育經費。為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加強職工培訓,提高企業職工隊伍素質,按列入成本的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職工教育經費。
第四部分,非貨幣性薪酬
非貨幣性薪酬主要為非貨幣性福利,通常包括企業以自己的產品或其他有形資產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向職工無償提供自己擁有的資產使用、為職工無償提供類似醫療保健等服務。外購商品(如轎車)給職工使用。
企業以其生產的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提供給職工的,應當按照該產品的成本確定應付職工薪酬金額,其銷售成本的結轉和相關稅費的處理,與正常商品銷售相同。
第五部分,解除勞動關系補償即辭退福利
即為解除職工勞動合同而由企業承擔的福利,后面將專門闡述。確認與計量具有特殊性。
第六部分,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有關的支出
主要包括加班加點工資與休假工資:
1.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加班加點工資按加班天數或加班小時數及日工資率或小時工資率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應付加班加點工資=加班天數×日工資率+加點時數×小時工資率
按國家規定,平時或公休日加班加點工資按小時工資率的100%計發,法定節假日加班按日工資率的200%計發。
2.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件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
從受益對象方面看:
第一層次,與勞動法吻合的,簽訂合同的所有人員、職工,包括與企業訂立正式勞動合同的所有人員,含全職、兼職和臨時職工;
第二層,雖然未與企業訂立正式勞動合同、但由企業正式任命的人員,如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和內部審計委員會成員等;
第三層,雖然沒有合同,也不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的計劃、領導和控制下,雖與企業未訂立正式勞動合同、或企業未正式任命的人員,但為企業提供了類似服務,也納入本準則的職工范疇。
職工薪酬,是既能包括職工在職期間,也包括離職后提供給職工;既包括全部貨幣性薪酬,也包括非貨幣性薪酬;既包括提供給職工本人的薪酬,也包括提供給職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贍養人的福利等。很多企業商業保險也是此項職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