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果某投資項目的相關評價指標滿足以下關系:NPV>0,PP>n/2,則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該項目基本具備財務可行性
B.該項目完全具備財務可行性
C.該項目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
D.該項目完全不具備財務可行性
答案:a
解析:報考指標具備財務可行性,靜態指標不具備財務可行性,可以判斷該項目基本具備財務可行性。
12、某投資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100萬元,使用壽命10年,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100萬元。預期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年經營成本200萬元,每年營業稅金及附加50萬元,所得稅率為25%,則該項目投產后各年調整的所得稅為()萬元。
A.35
B.50
C.37.5
D.62.5
答案:c
解析: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100-100)÷10=100萬元
投產后各年的息稅前利潤=500-200-100-50=150萬元
投產后各年的調整所得稅=150×25%=37.5萬元
13、某企業正在進行一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要素估算。已知測定的應收賬款最低周轉天數為40天,年經營成本為1200萬元,年銷售費用為50萬元,則應收賬款需要額為( )萬元。
A.20
B.30
C.120
D.28.75
答案:b
解析:應收賬款需用額=年經營成本/應收賬款的最多周轉次數=1200/40=30萬元
14、某企業需要借入資金60000元,由于貸款銀行要求將名義借款額的20%作為補償性余額,故企業需要向銀行申請的名義借款額為()元
A.600000
B.720000
C.750000
D.672000
答案:c
解析:60000=名義借款額×(1-20%)
名義借款額=60000÷(1-20%)=750000元
15、把流動負債劃分為自然性流動負債和人為性流動負債的標準是( )。
A.占用形態的不同
B.金額是否確定
C.形成情況
D.利息是否支付
答案:c
解析:以流動負債的形成情況為標準,可以分為自然性流動負債和人為性流動負債。
16、下列關于現金回歸線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回歸線的確定與企業最低現金每日需求量無關
B.有價證券利息率增加,會導致回歸線上升
C.有價證券的每次固定轉換成本上升,會導致回歸線上升
D.當現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回歸線時,應立即購入或出售有價證券
答案:c
解析:回歸線,其中:L與企業最低現金每日需求量有關,所以,A不選;i表示的是有價證券的日利息率,由此可知,B的說法不正確;b表示的是有價證券的每次固定轉換成本,所以,C的說法正確;如果現金的持有量在上下限之內,則不需要購入或出售有價證券,所以,D的說法不正確。
17、在下列股利分配政策中,能保持股利與收益之間一定比例關系,并能體現風險投資和風險收益對等原則的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答案:c
解析: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與公司盈余緊密地配合,體現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無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則,能保持股利與收益之間一定比例關系。
18、從()開始,新購入股票的投資者不能分享本次已宣告發放的股利。
A.股權登記日
B.除息日
C.宣布日
D.股利發放日
答案:b
解析:在除息日股利權利不再從屬于股票,所以在這一天購入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不能享有已宣告發放的股利。
19、某自然利潤中心的有關數據為:銷售收入30000元,已銷產品的變動成本和變動銷售費用15000元,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間接費用1000元,不可控固定間接費用2000元,,那么,該部門的“可控邊際貢獻”為( )。
A.8000元
B.14000元
C.5800元
D.4300元
答案:b
解析:可控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總額-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30000-15000-1000=14000(元)。
20、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是指()
A.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與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的差異
B.實際產量實際工時未達到預算產量標準工時而形成的差異
C.實際產量實際工時脫離實際產量標準工時而形成的差異
D.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與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的差異
答案:a
解析:能量差異=預算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固定制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