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1年造價工程師考試理論法規(guī)最新講義23主要內容為第三節(jié)工程建設相關法律,希望對考友備考有所幫助。
九、稅收法律
近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如《稅收征收管理法》、《企業(yè)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
(一)稅務管理
1.稅務登記和帳簿管理
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yè)、個體工商戶和事業(yè)單位要在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取得稅務登記證件后,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帳戶和其他存款帳戶,并將其全部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納稅人要按照有關法規(guī),設置和保管帳簿,根據合法有效的憑證記帳,進行核算。
2.納稅申報
納稅人須按有關規(guī)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法規(guī)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3.稅款征收
納稅人應按照法律法規(guī)確定的期限繳納稅款。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未按期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二)稅率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我國現行稅率有三種,即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
1.比例稅率
比例稅率是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其數額大小,均按照同一比例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
2.累進稅率
累進稅率是指按照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規(guī)定不同等級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累進稅率又分為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是以征稅對象的全額,適用相應等級的稅率計征稅款。超額累進稅率是按征稅對象數額超過低一等級的部分,適用高一等級稅率計征稅款,然后分別相加,得出應納稅款的總額。
3.定額稅率
定額稅率是指按征稅對象的一定計量單位直接規(guī)定的固定的稅額,因而也稱為固定稅額。一般適用于從量計征。
(三)稅收分類
根據征稅對象區(qū)分,稅收可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行為稅、資源稅等五類。
1.流轉稅
流轉稅是以商品流轉額和非商品(勞務)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稅。商品流轉額是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因銷售或購進商品而支出的數額。商品流轉額又分為實物流轉額和貨幣流轉額。當稅法規(guī)定賣方為納稅人時,商品流轉額為商品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金額;當規(guī)定買方為納稅人時,商品流轉額為商品購進數量和購進支付金額。在貨幣流轉額中又有流轉總額和流轉增值額之分。流轉總額是指商品每次流轉中的貨幣總額;流轉增值額是指商品每次流轉中發(fā)生的增值金額。非商品流轉額是指不從事商品生產交換,只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個人向社會提供勞務或服務業(yè)務所取得的收入金額。
流轉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2.所得稅
所得稅是以納稅人的收益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益有總收益額和純收益額之分。所得稅包括:企業(yè)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3.財產稅
財產稅是以財產的價值額或租金額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的統稱。財產稅主要包括: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契稅等。
4.行為稅
行為稅是以特定行為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的統稱。行為稅主要包括: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耕地占用稅、印花稅、屠宰稅、筵席稅等。
5.資源稅
資源稅是為了促進合理開發(fā)利用資源,調節(jié)資源級差收入而對資源產品征收的各種稅的統稱。即對開發(fā)、使用我國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就各地的資源結構和開發(fā)、銷售條件差別所形成的級差收入征收的一種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