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目成本控制與核算
(一)成本控制
項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是在成本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對成本進行的監督檢查。由于成本的發生和形成是一個報考的過程,決定了成本的控制是一個報考過程。
1、項目施工成本過程控制的內容
項目施工成本過程控制的內容是指在項目施工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形成成本的要素,即施工生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各項費用開支,進行監督、調節和限制。
2、項目施工成本過程控制的原則
為了搞好項目施工成本的過程控制,在管理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l)項目全員成本控制原則。
(2)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原則。
(3)適時原則。
(4)成本目標風險分擔的原則,即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5)例外管理原則。
(6)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
3、項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1)以目標成本控制成本支出。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
l)人工費的控制。在企業與業主的合同簽訂后,應根據了程特點和施工范圍確定勞務隊伍。勞務分包隊伍一般應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一般情況下,應按定額工日單價或平方米包干方式一次包死,盡量不留活口,以便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就必須嚴格的按合同核定勞務分包費用,嚴格控制支出,并每月預結一次,發現超支現象應及時分析原因。
2)材料費的控制。對材料費的控制主要是通過控制消耗量和進場價格來進行的。
①材料消耗量的控制。
a、材料需用量計劃的編制適時性、完整性、準確性控制。計劃的適時性是指材料需要計劃的提出和進場要適時。
計劃的完整性是指材料需用量計劃的材料品種必須齊全,不能丟三落四。
計劃的準確性是指材料需用量的計算要準確,絕不能粗估冒算。需用量計劃應包括需用量和供應量。
b、材料領用控制。材料領用的控制是通過實行限額領料制度來控制。
c、材料計量的控制。計量器具要按期檢驗、校正,必須受控。計量過程必須受控。計量方法必須全面準確并受控。
4、工序施工質量控制。從每個工序的施工來講,則應時時受控,一次合格,避免返修而增加材料消耗。
②材料進場價格的控制。材料進場價格控制的依據是工程投標時的報價和市場信息。
3)施工機械使用費的控制。凡是在確定目標成本時單獨列出租賃的機械。在控制時也應按使用數量、使用時間、使用單價逐項進行控制。小型機械及電動工具購置及修理費采取由勞務隊包干使用的方法進行控制,包干費應低于目標成本的要求。
4)現場經費和其他直接費的控制。控制的辦法是根據現場經費的收入,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對某些不易控制的項目(如交通差旅費)等可實行包干制。對一些不宜包干的項目(如業務招待費)可通過建立嚴格的審批手續來進行控制。
(2)用工期—成本同步的方法控制成本。 中國注冊造價工程師考試網(www.zaojiashi.com)提供.
1) 按照適時的更新進度計劃進行成本控制。施工成本的開支與計劃不相符,往往是由兩個因素引起的:一是在某道工序上的成本開支超出計劃;二是某道工序的施工進度與計劃不符。因此,要想找出成本變化的真正原因,實施良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必須與進度計劃的適時更新相結合。
2)利用贏得值原理圖(進度費用曲線圖)進行成本控制。贏得值原理圖是對項目進行費用/進度綜合控制的一種圖形表示和分析方法。
BCWS為擬完工程預算費用曲線;
BCWP為已完工程預算費用曲線;
ACWP為已完工程實際費用曲線。
BCWS線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進度計劃繪出,可按(進度計劃工作量×目標預控成本/工程中標價)繪制;
BCWP線根據施工過程逐月完成工作量繪出,可按(逐月完成工作量×目標預控成本/工程中標價)繪制;
ACWP線根據施工過程逐月成本支出繪出。
(二)成本核算
項目法施工的成本核算體系,基本指導思想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按項目法施工內在要求,通過全面全員的項目成本核算,優化項目經營管理和施工作業管理,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內部運行機制。
1、成本費用的歸集
施工過程中項目成本的核算,宜以每月為一核算期,在月末進行。項目成本核算應堅持施工形象進度、施工產值統計、實際成本歸集“三同步” 的原則。施工產值及實際成本的歸集,應按照下列方法進行:
(1)應按照統計人員提供的當月完成工程量的價值及有關規定,扣減各項上繳稅費后,作為當期工程結算收入。
(2)人工費應按照勞動管理人員提供的用工分析和受益對象進行賬務處理,計入項目施工成本。
(3)材料費應根據當月項目材料消耗和實際價格,計算當期消耗,計入項目施工成本;周轉材料應實行內部調配制,按照當月使用時間、數量、單價計算,計入項目施工成本。
(4)機械使用費按照項目當月使用臺班和單價計入項目施工成本。
(5)其他直接費應根據有關核算資料進行賬務處理,計入項目施工成本。
(6)間接成本應根據現場發生的間接成本項目的有關資料進行賬務處理,計入項目施工成本。
2、項目施工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會計核算法
3、兩種核算方法的特點
(l)表格核算方法:它是依靠眾多部門和單位支持,專業性要求不高。它的優點是比較簡捷明了,直觀易懂,易于操作,適時性較好。缺點一是覆蓋范圍較窄,如核算債權債務等比較困難,二是較難實現科學、嚴密的審核制度,有可能造成數據失實,精度較差。
(2)會計核算方法:主要是依靠會計方法為主要手段,組織進行核算。有核算嚴密、邏輯性強、人為調節的可能因素較小、核算范圍較大的特點。此種方法對專業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要求成本會計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經驗較豐富。
總的說來,用表格核算法進行項目施工各崗位成本的責任核算和控制,用會計核算法進行項目施工成本核算,兩者互補,相得益彰,確保項目施工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
五、項目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一)成本分析
成本費用分析的技術方法包括比較分析法(主要包括實際工程量與預算工程量的對比分析,實際消耗量與計劃消耗量的對比分析,實際采用價格與計劃價格的對比分析和各種費用實際發生額與計劃支出額的對比分析等)、相對數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這里僅詳細介紹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把項目施工成本綜合指標分解為各個項目聯系的原始因素,以確定引起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的一種成本費用分析方法,它可以衡量各項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以便查明原因,明確主要問題所在,提出改進措施,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運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項因素影響程度大小時,采用的一種分析方法,叫連環代替法,也叫連鎖代替法。
(二)成本考核
項目成本考核是將項目施工成本總計劃支出,在結合項目施工方案、施工手段和施工工藝、講究技術進步和成本控制的基礎上提出的,針對項目不同的管理崗位人員,而作出的成本耗費目標要求。項目成本考核內容應包括計劃目標成本完成情況考核以及成本管理工作業績考核。
根據項目管理崗位要求,項目主要管理者在項目成本考核過程中應當承擔以下責任:
1、項目經理
對項目施工成本計劃總支出承擔責任。
2、成本會計或者會計員
對項目施工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承擔責任,對項目現場經費的開支承擔責任。
3、預算人員 對項目的分包成本支出總額承擔責任。
4、材料人員
對項目材料消耗總量、采購單價和項目租賃的總支出負責。
5、勞資、統計人員
對各崗位考核成本的收人承擔責任。
6、機械管理員
對租賃的機械設備和自有小型機械設備工具的耗費總額承擔責任。
7、工長或施工員
對管理或責任范圍的成本耗費承擔責任。
六、項目成本報表
項目成本報表是反映施工企業所承攬的工程項目成本及其降低情況的,為企業管理部門提供成本信息的內部會計報表。
項目成本報表主要包括工程成本表、竣工工程成本表等。按期編制成本報表,具有以下作用:
(1)可將工程、產品的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計劃成本相比較,找出成本超、降的原因,挖掘降低工程、產品成本的潛力,節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2)評價施工生產單位的經濟效益,分清它們的成本責任,做到獎勵有據,賞罰分明,調動各施工生產單位和職工增產節約的積極性;
(3) 檢查預算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執行情況,考核施工定額是否切合實際,為不同類型工程、產品積累經濟技術資料。
(一)工程成本表
工程成本表用以反映在月份、季度或年度內已經向發包單位辦理工程價款結算的工程成本的構成及其節約或超支情況,一般可按成本項目反映本期和本年累計已經辦理工程價款結算的已完工程的預算成本、實際成本、成本降低額和降低率。
(二)竣工工程成本表
竣工工程成本表可由施工企業或其所屬內部獨立核算的施工單位編制,用以反映各個季度和年度內已經完成工程設計文件所規定的全部工程內容,并已向發包單位辦理移交和竣工結算手續的工程的全部成本,全面完整地考核其成本的節約或超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