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廣泛詢查市場價格,綜合處理形成預算價格。 根據清單報價要求,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查詢有關材料的市場價格,這是材料詢價的初級階段。從目前看,簡單詢價的主要途徑有二:一是參考地方定額中所編選的材料預算價格和當地造價管理部門按期發布的材料市場信息價格;二是通過有關網站和自我市場詢價,取得信息價格。以上所獲取的材料信息價格,有的還是不能直接套用的初步信息,還要對其進行梳理,使之成為符合報價要求的材料預算價格。清單報價,首先要明確材料費用的準確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全部內容。按照建設部、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印發〈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通知》原則,材料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其中每單項材料費用的內容包括:材料供應價格、材料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檢驗試驗費。
在這里,首先要引起注意的是材料檢驗試驗費,此項費用包括對建筑材料、構件和建筑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檢驗試驗費用。此項費用以前劃歸在其他直接費項下,北京市01定額中歸入現場經費,現在清單報價又列入材料費用中,因此報價時對此項費用不可忽略,不可遺漏。其次是材料采購保管費,北京市01定額規定,按材料市場價格(含實際發生的外埠、本市運雜費)加2%的采購及保管費,組成預算價格。因此,在材料詢價時,一定要弄清楚所得到的信息價格是屬于什么性質的價格,是材料出廠價,還是包含運雜費的市場價?還是包括材料費用全部內容的預算價?清單報價時,組價中是否包括了材料的正常損耗和采購保管費?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內容。
第二階段:重點分析主要材料、預測材料價格走勢。在分析材料費用前,首先要搞清兩個比例,即材料費用在整個工程費用中所占的比例和主要材料在全部材料費用中所占的比例。以一項3.5萬平方米的全現澆高層住宅工程為例,造價分析以北京市2001年預算定額編制時期的基期價格為準,鋼筋用量按實際、混凝土按現場攪拌計算,造價分析的結果是土建工程(建筑、裝飾)中的材料費用占直接工程費(工料機)的76.15%,占總造價的60.82%,可見材料費用比重之大。
在建筑材料中有普通材料和主要材料之分,主要材料如鋼材、水泥、預拌混凝土、構件、門窗、防水材料等。通常有一種說法叫做“二八比例原則”,也就是說,在所有材料費用中,占材料種類20%的主要材料卻占了材料總費用的80%,這種說法是比較形象和貼切的。上述住宅工程中,建筑工程有 材料58類,其中僅鋼筋、現場攪拌混凝土兩項的費用就占材料總價的74.98%;裝飾工程,有材料113項,僅門窗(包括人防門窗)水泥、隔戶條板和面磚四項材料的費用就占材料總費用的61.79%。可見,主要材料種類雖少,而所占費用比例很大。
通過以上工程造價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清單報價時,直接費用(清單報價中的分部分項工程費)占主要比例;在直接費用中,材料費用占主要比例;在材料費用中,主要材料費用占主要比例。為保證清單報價的準確性,一定要報準材料特別是主要材料的價格。
根據以上原則,在清單報價的材料詢價時,要用心進行材料價值排序,篩選主材,用80%的精力搞準占材料種類20%的主要材料價值,這樣才能在詢價工作中抓住重點,保證清單報價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