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銷售稅及附加=銷售收入×銷售稅進即附加稅率
所得稅=利潤×所得稅率
(銷售收入-銷售稅及附加-總成本)
案例三,主要考核還本付息表、總成本分析表和損益表的編制和相應的靜態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計算以及自有資金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和相應報考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計算。
一、 還本付息表的編制:根據貸款利息公式列出表格中的費用名稱。
貸款利息=(年初累計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貸款利率
還本付息表如下:
序號 年份費用名稱 1 2 3 4 5 6 7 8
1 年初累計借款
本年新增借款
本年應付利息
本年應還本金
本年應還利息
二、總成本費用表的編制:根據總成本費用構成列出表格的費用名稱。
年總成本費用=年經營成本+年折舊費+年攤銷費+年維修費+年應付利息
所以,總成本費用表如下:
序號 年份費用名稱 3 4 5 6
1 年經營成本
2 年折舊費
3 年攤銷費
4 年維修費
5 年財務費
5.1 建設期貸款利息
5.2 流動資金貸款利息
6 總成本費用 來源:www.examda.com
三、損益表的編制:試計算利潤的表格。
年利潤=年銷售收入-年銷售稅及附加-年總成本
年稅后利潤(指完所得稅后的利潤)=年利潤-年所得稅
=年利潤×所得稅率
損益表
序號 年份費用名稱 3 4 5 6 7 8 9 10
1 銷售收入
2 銷售稅及附加 ⑴×稅率
3 總成本
4 總利潤 ⑴-⑵-⑶
5 所得稅 ⑷×所得稅率
6 稅后利潤 ⑷-⑸
7 盈余公積金
8 應付利潤
9 未分配利潤
表中,最后三行的計算有以下兩種情況:
1、 當稅后利潤+折舊費+攤銷費≤該年應還款額,則該年的稅后利潤全部為未分配利潤,不計取盈余公積金和應付利潤;
2、 當稅后利潤+折舊費+攤銷費>該年應還款額。
則 未分配利潤=該年應還款額-折舊費-攤銷費
盈余公積金=稅后利潤×10%
應付利潤=稅后利潤-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
一般說,能夠計取應付利潤的年份為還款后出現盈余的年份。
該年應還款額
借款償還期=(還款后出現盈余的年份-開始借款的年份)+
該年可用于還款額
式中,該年可用于還款額=未分配利潤+折舊費+攤銷費+年盈余公積金+年應付利潤
=該年應還款額+該年盈余公積金+該年應付利潤
四、靜態盈利能力指標的計算:
投資利潤率=正常年份的年平均利潤÷總投資
固定資產總投資+流動資金總投資
投資利稅率=正常年份的年平均利稅÷總投資
年平均利潤+年銷售稅及附加
案例四 主要考核從盈虧平衡分析角度來判斷項目的可行性。見案例四內容。
案例五 主要考核項目的清償能力。
問題2 還本付息表、總成本費用表、損益表三表應聯算。見以下計算:
還本付息表
序號 名 稱 1 2 3 4 5 6 7
1 年初累計借款 0 1050 2205 1672.54 1112.65 538.52 0
2 本年新增借款 1000 1000 0 0 0 0 0
3 本年應計利息 50 155 220.50 167.25 111.27 53.85 0
4 本年應還本金 532.46 559.89 574.13 538.52 0
5 本年應還利息 220.50 167.25 111.27 53.8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