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為響應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民政部啟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牽手計劃”。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派遣社會工作者小李深入貧因山區,協助當地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在服務過程中,小李發現由于村民對社會工作缺乏了解,使得當地社會工作者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建立信任關系。為此,小李決定從環境層面為當地的社會工作者進行增能,其恰當的做法是( )
A.通過開展成長小組提高當地社會工作者的直接服務能力
B.幫助當地社會工作者制定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并開展實踐
C.鼓勵當地社會工作者加強自我學習,提高專業能力素養
D.協助當地社會工作者展示服務成效,呼吁社會廣泛關注
22. 單親媽媽郭女士獨自撫養15歲的女兒。女兒的叛逆心理較為嚴重,越來越不聽她的話。最近郭女士又因為單位效益不好而失業,不知將來如何生活,失去了信心。為此,她向社會工作者小陶求助。依據存在主義理論,小陶恰當的做法定( )
A.引導郭女士正視生活困難,重新理解這段經歷的意義
B.建議郭女士忘卻痛苦的經歷,著眼未來開始新的生活
C.協助郭女士分析困難的處境,評估其情緒和認知狀態
D.勸說郭女士樹立生活的信心,把握機會重新建立家庭
23.某兒童服務機構的社會工作者小梁接到一位居民的電話,反映其鄰居家的12歲男孩小偉時常被父親打罵。小梁通過入戶訪問、評估,決定為小偉一家提供服務。在預估與問題分析階段,小梁首先要做的是()。
A.預判小偉家的問題及其成因
B.收集小偉家及其所處環境資料
C.與小偉家簽訂正式服務協議
D.將小偉一家轉介給家庭治療師
24.劉先生一家在外出途中遭遇車禍,妻子和女兒同時遇難,自己也受傷住院治療,醫務社會工作者小惠在查房時發現劉先生極度悲傷和自責,甚至說自己也不想活了。從危機介入模式來看,小惠最適宜的做法是()。
A.迅速評估劉先生行為的危險性
B.與劉先生深入討論他的不合理理念
C.立即協助劉先生填寫抑郁量表
D.把劉先生的情況告訴病友
25.15歲的小宗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即使面臨中考也無心學習,他覺得自己玩網絡游戲天下無敵,以后可以參加比賽贏大額獎金,用不著好好學習,為小宗提供服務的社會工作者小李也是網絡游戲高手,他主動約小宗一起打了幾回網絡游戲。小宗多次輸給小李,感到很挫敗,覺得自己再也不是天下無敵了,從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角度看,上述小李的服務應用的技巧是()
A.認知重塑
B.合作式的治療關系
C.個案概念化
D.結構化和情緒控制
26.16歲的小李患有嚴重的抑郁癥,一直休學在家,為配合藥物治療,社會工作者通過家庭評估,了解到小李的父親工作很忙,父母之間很少溝通,母親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小李身上,讓小李感到喘不過氣來,根據結構式家庭治療模式,社會工作者適宜采用的做法是()
A.幫助小李家庭成員看到自身潛在的優勢
B.讓小李家庭在輔導過程中表現交往沖突
C.幫助小李家庭厘清家庭交往關系的界限
D.協助小李家庭建立合理觀察生活的視角
27.75歲的老江退休后數次被騙,子女埋怨他不聽勸告。拿走了他的銀行卡,每月只給他一千元的生活費,老江感到憤怒、羞愧,同時有厭世的情緒,他的朋友老劉得知情況后介紹他去找社會工作者小吳,他再三猶豫,還是沒去,于是,老劉向小吳反映情況,小吳主動找到老江。此時,小吳最適宜的做法是()
A.激發老江尋求服務的動力和信心
B.邀請老劉參與制訂服務計劃
C.緩和老江與子女之間的緊張關系
D.鞏固老劉和老江之間的友誼
28.某社區居民老王到街道辦事處申請低保,因為前期提交的材料不全,他花了些時間補齊材料。再次提交后,老王認為工作人員答復不夠及時,對居委會的社會工作者抱怨說:“他們辦事的速度太慢了,我補了材料他們卻遲遲不回復,這不是刁難人嘛,他們是故意不給我辦吧...從同理關懷的角度看,社會工作者最適宜的回應是()。
A.“我知道您很生氣,但我們也沒有辦法.....“
B.“申請還沒有回復消息,您再等等,一定沒有問題..”
C.“申請沒有回復消息,您覺得生氣和不清,也開始懷疑他們了.....”
D.“您對申請的進度不滿意,感到失望,也開始懷疑能不能申請到低保......”
29、社會工作者:“小萍,我們歸納一下,你剛才講的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缺少學校氛圍,有點松懈,學習狀態和效率都讓你不滿意;第二是明年要畢業了,究竟是考研出國還是回老家找份工作,你有點迷茫。你看我說的有遺漏嗎?”上述表述中,社會工作者運用的談話技巧是()
A.澄清
B.摘要
C.對焦
D.反映
30、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運用小組工作方法為自閉兒童及其家長提供了一系列服務。下列小組中,符合支持小組特點的是()
A.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照顧知識培訓小組
B.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提升小組
C.針對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傾聽心聲”小組
D.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繪畫技能技法培訓小組
31、某醫院的社會工作者小文最近發現前來就診的部分兒童有些行為問題,為此小文為他們開設行為治療小組。從治療模式的實施原則出發,小文的恰當做法是()
A.運用心理學、社會工作等跨學科的知識和技巧,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習慣
B.運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詢等技巧,促進組員之間的開放與互動。
C.通過趣味小組活動促進組員之間相互分享和幫助,培養兒童自我發展的能力
D.鼓勵兒童相互之間面對面地互動,幫助兒童自我發展的能力
32.社會工作者小王正在設計鄰里互動小組中的最后一節活動“鄰里茶話會”。她的活動設計方案中包括茶話會的目標、參與者信息、活動流程、時間安排、組員角色、場地布置、活動成效評估方法、預計困難及應對措施。項目主任提醒她在方案中還應該包括( )。
A.茶話會的經費預算表
B.互助小組的發展方案
C.居民對茶話會的建議
D.對該社區的情況介紹
33.某中學初一新生入學后,部分學生在學習和人際交往方面不適應。為此,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徐開設了一個8節的成長小組。下列四個場景中,最符合小組中期轉折階段里組員常見特征的是()。
A.組員小丁擔心在小組討論中說錯話,表現比較被動,經常一言不發
B.組員小王經常對小徐安排的小組活動提出質疑,并常指責其他隊員
C.組員小李比較積極,主動向大家分享自己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的經驗
D.組員小趙有些傷感,認為小組結束后要忙于學習,不如再延長幾次
34.社會工作者小艾在社區招募了11名兒童開設了一個教育小組,旨在培養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小艾發現從第二節起,一些組員就不來參加小組活動了。到了第四節,只剩下5名組員堅持參加活動。小艾為此很苦惱,并懷疑自己的能力,尋求督導者老王的支持,老王的下列做法中,最恰當的是( )。
A.指出小艾發現組員流失時,未考慮小組發展方向的問題也沒尋求督導支持
B.向小艾詢問小組發展過程,指出服務出現問題會影響機構在社區的公信力
C.幫助小艾分析小組進程,共同找出導致組員流失原因主要是小組目標不明確
D.指出小艾沒有就小組開展細節征求督導者意見,最終導致小組服務效果不佳
35.學校社會工作者小方發現小學五年級部分學生生活自理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為此,小方逆在學校開設一個“我是小能人”的小組,旨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與同學和睦相處的技能。從小組成員介入的層面看,小方最適宜的做法是( )。
A.通過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自理小故事的分享
B.通過制定小組規范,幫助學生整合動力和增強凝聚力
C.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促進學生學習心得人際交往技巧
D.通過邀請專家,協助學生尋求與同學和睦相處的關注點
36.在一個社區居民骨干志愿服務能力提升小組的第四次活動中,有幾位組員因觀點不同爭執起來,都希望社會工作者小李支持他們的看法。此時小李決定運用焦點回歸法來處理組員的爭執,其最適宜的回應是( )。
A.“各位剛才的做法擾亂了小組秩序,希望以后大家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
B.“我很高興看到大家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實現小組目標”
C.“我認為李阿姨的觀點比較契合實際,王大爺的說法有點太偏激了,不太可行”
D.“剛才大家對志愿者隊伍建設有不同意見,其他人還有什么意見想談談嗎?”
37.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參與本地脫貧攻堅工作,指定了一系列工作目標。根據社區工作目標的分類,下列目標中,屬于過程目標的是( )。
A.開發本地旅游資源
B.引進用工規模較大的企業
C.改善農田水利設施
D.增強本地人對發展的信心
38.地區發展模式強調鼓勵居民參與社區事務,通過自主互助方式解決社區問題,推動社區發展。下列工作內容中,體現社會工作者“教育者”角色的是()
A.主持會議,引導居民表達對社區問題的看法,提出改善建議
B.組織本社區的在職黨團員開展入戶關懷服務,推動社區互助
C.招募社區青少年,協助開展社區環培調查,提升其環保意識
D.組建婦女園藝小組,鼓勵居民分享經驗,提升家庭生活品位
39、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承接了某街道辦事處“社區微治理”項目,計劃在4個社區開展服務。為了盡快進入社區,讓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居民認識并熟悉自己,社會工作者最適宜采取的工作方式是()
A.了解居民的生活習慣
B.觀察社區的周邊環境
C.參加社區的傳統活動
D.分析社區的權力結構
40.某社區附近河堤周邊雜物堆積、污染嚴重,社會居民和轄區單位都深受其害,整治河堤周邊的污染成為老大難問題。針對該問題,社會工作者進行了多次調研。在一次專題討論會上,社會工作者小李提出,居民對污染問題雖有抱怨,但他們也希望參加整治行動。從社區問題分析的角度看,小李所提觀點的出發點是()
A.明確問題影響范圍
B.尋找問題解決動力
C.理解居民體驗感受
D.探討問題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