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3]
A公司承包某廠車間擴建機電安裝工程,工程范圍有橋式起重機安裝;車間內通風空調風管安裝;動力電氣線路;消防管道安裝等。橋式起重機安裝高度為18 m,通風空調風管和消防管道安裝標高為24m,風管在現場制作,電氣線路敷設于電纜溝,并與該廠變、配電房的指定配電柜相接。進場時土建工程已完工,為不影響該廠生產,施工全過程中不允許停電。A公司項目部針對橋式起重機的吊裝制定了較完善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中,A公司將廠內的工藝設備運輸任務分包給B公司。在運輸重25t的設備時, A公司的代表曾提出過要用25t車運輸此設備,但B公司卻使用了在市場上購買報廢的10t半掛運輸車,設備裝上車后沒有采取固定措施。結果半掛車拐彎時,設備自車上摔下,除了保險公司賠償外業主還直接損失65萬元。經查,B公司沒有制定設備運輸方案,也沒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問題:
(1)分析本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風險因素?
(2)針對本工程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風險因素,項目部應制定哪些安全技術措施?
(3) 從B公司的角度分析,這次事故產生的原因有那些?應負什么責任
(4)A公司在這次事故中負有哪些責任?為什么?
(5)項目部應如何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參考答案:
(1)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風險因素有:橋式起重機的軌道安裝于18m高處,通風空調風管安裝于24m高處,存在高空墜落風險;通風空調風管在現場制作,需要設備加工,存在機械傷害風險;橋式起重機需要吊裝,存在吊裝風險;動力電纜必須在變、配電房不停電的條件下,與指定配電柜搭接,存在人員觸電的危險;施工現場有多個臨時用電點,存在工人觸電的危險和引起火災的危險;單機試車存在試運行風險。
(2)安全技術措施應根據上述風險逐項制定,即:高空作業安全技術措施,機械操作安全技術措施,吊裝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變、配電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壓力試驗安全技術措施,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單機試車安全技術措施。
結論:施工單位項目部僅針對橋式起重機的吊裝制定了較完善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還有其他各項安全技術措施沒有制定,所以項目部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是不完善的。
(3)B公司應負的責任是:沒有制定相應的設備運輸方案,沒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可以認為沒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管理混亂;運輸車輛為報廢車輛,施工設備嚴重不合格;用10t半掛拉25t設備,嚴重超載,違反了施工設備使用管理的規定;施工現場沒有安全員或其他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和監督,安全和質量管理不符合要求。 B公司對這次施工應負主要責任。
(4)A公司負有的責任是:
①A公司選擇B公司為分包隊伍不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運輸設備不能滿足設備運輸的需要;B公司的人員素質不符合要求;B公司的技術管理和安全管理極為薄弱,野蠻操作,不懂起碼的規則,不具備承擔設備運輸的能力。
② A公司對B公司的管理不到位,具體表現為:沒有及時檢查分包隊伍的設備運輸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記錄,而B公司根本沒有,A公司也沒及時令其整改; A公司現場管理人員對分包隊伍的管理不到位。
(5)①安全技術交底必須按工種分部分項交底。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應針對性的補充交底內容;冬雨期施工應有針對季節氣候特點的安全技術交底。工程因故停工,復工時應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②安全技術交底必須在工序施工前進行,并保證交底逐級下達到施工作業班組全體人員。
③項目部應保存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整理歸檔。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