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414043熟悉巖溶地段施工特點
1.溶洞對隧道施工的影響
當隧道穿過可溶性巖層時,有的溶洞巖質破碎,容易發生塌方。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軟且深,使隧道基底難于處理。有時遇到填滿飽含水分的充填物溶槽,當坑道掘進至其邊緣時,含水充填物不斷涌入坑道,難以遏止,甚至使地表開裂下沉,山體壓力劇增。有時遇到大的水囊或暗河,巖溶水或泥砂夾水大量涌入隧道。有的溶洞、暗河迂回交錯,分支錯綜復雜、范圍寬廣,處理十分困難。
2.溶洞地段隧道施工的注意事項
(1)當施工達到溶洞邊緣,各工序應緊密銜接,支護和襯砌趕前。同時應利用探孔或物探作超前預報,設法探明溶洞的形狀、范圍、大小、充填物及地下水等情況,據以制定施工處理方案及安全措施。
(2)施工中注意檢查溶洞頂部,及時處理危石。當溶洞較大較高且頂部破碎時,應先噴射混凝土加固,再在靠近溶洞頂部附近打入錨桿,并應設置施工防護架或鋼筋防護網。
(3)在溶蝕地段的爆破作業應盡量做到多打眼、打淺眼,并控制爆破藥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防止在一次爆破后溶洞內的填充物突然大量涌入隧道,或溶洞水突然襲擊隧道,造成嚴重損失。
(4)在溶洞充填體中掘進,如充填物松軟,可用超前支護施工。如充填物為極松散的礫石、塊石堆積或流塑狀黏土及砂黏土等,可于開挖前采用地表注漿、洞內注漿或地表和洞內注漿相結合加固。如遇顆粒細、含水量大的流塑狀土壤,可采用劈裂注漿技術,注入水泥漿或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進行加固。
(5)溶洞未做出處理方案前,不要將棄渣隨意傾填于溶洞中。因棄渣覆蓋了溶洞,不但不能了解其真實情況,反而會造成更多困難。
1B414044熟悉瓦斯地段的施工特點
瓦斯放出的類型
從巖層中放出瓦斯,可分為三種類型:
(1)瓦斯的滲出:它是緩慢地、均勻地、不停地從煤層或巖層的暴露面的空隙中滲出,延續時間很久,有時帶有一種嘶音。
(2)瓦斯的噴出:比上述滲出強烈,從煤層或巖層裂縫或孔洞中放出,噴出的時間有長有短,通常有較大的響聲和壓力。
(3)瓦斯的突出:在短時間內,從煤層或巖層中,突然猛烈地噴出大量瓦斯,噴出的時間,可能從幾分鐘到幾小時,噴出時常有巨大轟響,并夾有煤塊或巖石。
以上三種瓦斯放出形式,以第一種放出的瓦斯量為大。
1B414045了解流沙地段施工特點
因地制宜,綜合治水
隧道通過流沙地段,處理地下水的問題,是解決隧道流沙、流泥施工難題中的首要關鍵技術。施工時,因地制宜,采用“防、截、排、堵”的治理方法。
(1)防——建立地表溝槽導排系統及仰坡地表局部防滲處理,防止降雨和地表水下滲。
(2)截——在正洞之外水源一側,采用深井降水,將儲藏豐富構造裂隙水,通過深井抽水排走,減少正洞的靜水和動水壓力,對地下水起到攔截作用。
(3)排——有條件的隧道在正洞水源下游一側開挖一條洞底低于正洞仰拱的泄水洞,用以降排正洞的地下水,或采用水平超前鉆孔真空負壓抽水的辦法,排除正洞的地下水。
(4)堵——采用注漿方法充填裂隙,形成止水帷幕,減少或堵塞滲水通道。
以上幾種施工方法,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和地下水的性質、類型、賦存部位以及工期要求和經濟效益等因素綜合分析,合理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