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某市進行市政工程招標,招標范圍限定為本省大型國有企業。甲公司為了中標,聯合當地一家施工企業進行投標,并成立了兩個投標文件編制小組,一個小組負責商務標編制,一個小組負責技術標編制。在投標的過程中,由于時間緊張,商務標編寫組重點對造價影響較大的原材料、人工費進行了詢價,直接采用招標文件給定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進行投標報價;招標文件中的措施費項目只給了項目,沒有工程數量,甲公司憑借以往的投標經驗進行報價。招標文件要求本工程工期為180d,技術標編制小組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對進度安排采用網絡計劃圖來表示。如下圖所示:
最終形成的技術標包括:①工程概況及編制說明;②項目部組成及管理體系和各項保證措施和計劃;③施工部署、進度計劃和施工方法選擇;④各種資源需求計劃;⑤關鍵分項工程和危險性較大工程的施工專項方案。
【問題】
1.建設單位對投標單位的限定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2.商務標編制存在不妥當之處,請予以改正。
3.技術標編寫組繪出的網絡計劃圖工期為多少?給出關鍵線路,并說明工期是否滿足招標文件要求?
4.最終的技術標還應補充哪些內容?
(四)
某燃氣管道工程管溝敷設施工,管線全長3.5km,鋼管公稱直徑+400的管道,管壁厚8mm,管道支架立柱為槽鋼焊接,槽鋼厚8mm,角板厚1omm。設計要求,焊縫厚度不得小于管道及連接件的最小值。總承包單位負責管道結構、固定支架及導向支架立柱的施工,熱機安裝分包給專業公司。
總承包單位在固定支架施工時,對妨礙其施工的頂、底板的鋼筋截斷后澆筑混凝土。熱機安裝單位的6名焊工同時進行焊接作業,其中焊工甲和焊工乙一個組,二人均具有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作業設備人員證”,并進行了焊前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焊工甲負責管道的點固焊、打底焊及固定支架的焊接,焊工乙負責管道的填充焊及蓋面焊。熱機安裝單位質檢人員根據焊工水平和焊接部位按比例要求選取焊口,進行射線探傷抽檢,檢查發現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焊縫有兩處不合格。經一次返修后復檢合格。對焊工甲負責施焊的固定支架角板連接焊縫厚度進行檢查時,發現固定支架角板與擋板焊接處焊縫厚度最大為6mm,角板與管道焊接處焊縫厚度最大為7mm。
【問題】
1.總承包單位對頂、底板鋼筋截斷處理不妥,請給出正確做法。
2.進入現場施焊的焊工甲、乙應具備哪些條件?
3.質檢人員選取抽檢焊口有何不妥之處?請指出正確做法。
4.根據背景資料,焊縫返修合格后,對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其余焊縫應該如何處理?請說明。
5.指出背景資料中角板安裝焊縫不符合要求之處,并說明理由。
(五)
A公司某項目部承建一供水擴建工程,主要內容為新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水池,長32m,寬40m,池體深6.5m基坑與鄰近建筑物距離2.6m,設計要求基坑用灌注樁作為圍護結構,攪拌樁作止水帷幕。項目部編制了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其中水池澆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內外溫差控制在25℃內。地層土為黏土,地下水位于地表水以下0.5m。
項目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按程序報批,A公司主管部門審批時提出了以下意見:
(1)因施工結構位于供水廠內不屬于社會環境,施工不需要搭設圍擋,存在事故隱患。
(2)水池施工采用樁體作為外模板,沒有考慮內外模板之間雜物的清理措施。
(3)施工組織設計中考慮了圍護樁變形,但監測項目偏少。
(4)為控制結構裂縫,混凝土澆筑時控制內外溫差不大于25℃。
在基坑開挖到放坡時,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滲漏嚴重,采用雙快水泥法進行封堵,由于水量較大,沒有效果。
【問題】
1.供水廠廠內施工是否需要搭設圍擋?說明理由。
2.水池模板之間的雜物清掃應采取哪些措施?
3.基坑監測的主要對象除圍護樁變形外,還應有哪些監測項目?
4.補充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措施。
5.針對背景資料中的滲漏情況,應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