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長42.5km的山區二級公路路面施工,路線右側瀕臨花溪河,屬于沿溪線,河流的常水位3~4m深。路面結構如下圖所示。
在填隙碎石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選擇濕法施工?,F將施工單位對濕法施工的部分技術要點摘錄如下:①在備料時,對集料的顆粒組成不做級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徑為鋪筑厚度的0.5~0.7倍。②采用單層鋪筑,嚴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③在“碾壓滾漿”工序中,在無超高的平曲線路段與直線路段,碾壓從公路中心開始,逐漸錯輪向兩側路肩進行。④在設超高的曲線路段,碾壓從公路內側路肩開始,逐漸錯輪向公路外側路肩進行。
填隙碎石底基層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對以下項目進行實測檢驗:壓實度(△)、彎沉值、平整度、厚度(△)。為保障行車安全,公路沿線填方高度超高6m的路段以及臨河危險路段,在路基邊緣設置了交通安全設施A。
問題
1.寫出施工單位選擇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理由。
2.逐條判斷填隙碎石施工技術要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3.指出圖中A的名稱,簡述其主要作用。
4.寫出填隙碎石實測檢驗項目的漏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