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
1.背景材料:
某大橋為(50+4×80+50)M連續梁橋,主梁為雙箱單室箱形結構,混凝土強度為C50,采用懸臂拼裝施工工藝。梁段采用長線法預制,纜索吊裝就位。
2.問題:
(1)懸臂拼裝法與懸澆施工比較,還具備哪些優點?
(2)簡要敘述長線法施工工序。
(3)1號塊是緊鄰0號塊兩側的第一箱梁節段,也是懸拼T構的基準梁段,是全跨安裝質量的關鍵,一般采用濕接縫連接。濕接縫拼裝梁段施工程序為:吊機就位一提升、起吊1號梁段一安設薄鋼板管一( )一丈量濕接縫的寬度一調整薄鋼板管一( )一檢查中線一固定1號梁段一安裝濕接縫的模板一( )一濕接縫養護、拆模一( )一下一梁段拼裝。(請在以上括號內填人正確的工序)
【案例7】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段上有一座主跨為2mX 30m預應力混凝土T形截面簡支梁橋,采用預制吊裝,后張法施工。
在現場施工中,當T形截面簡支梁構件達到規定強度時,進行張拉。張拉過程中按設計要求在兩端同時對稱張拉,預應力張拉采用應力控制,同時以伸長值作為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也滿足規范要求,但張拉完成后發現有錨頭下錨板處混凝土變形開裂的現象。
2.問題:
(1)試分析該橋T形梁錨頭下錨板處混凝土變形開裂現象的原因。
(2)出現了錨頭下錨板處混凝土變形開裂現象后,現場應如何處理?
(3)在施工過程中如何防止錨頭下錨板處的混凝土變形開裂?
【案例8】
1.背景材料:
某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跨度為90m+155m+90m,箱梁寬l4m,底板寬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漸變到跨中的3.5m,施工中采用拼裝掛籃,用懸臂澆筑法對稱施工。然而在幾個節段施工完成后發現箱梁逐節變化的底板有的地方接縫不和順,底模架變形,側模接縫不平整,梁底高低不平,梁體縱軸向線形不順。
2.問題:
(1)試分析現場出現問題的原因。
(2)為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有哪些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