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多項選擇題
1.【答案】ACD
【解析】戰略失效分為早期失效、偶然失效、晚期失效。
2.【答案】ABCD
【解析】導致戰略失效的原因:(1)企業內部缺乏溝通;(2)戰略實施過程中各種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受阻;(3)戰略實施所需的資源條件與現實存在的資源條件之間出現較大缺口;(4)用人不當,主管人員、作業人員不稱職或玩忽職守;(5)公司管理者決策錯誤,使得戰略目標本身存在嚴重缺陷或錯誤;(6)企業外部環境出現較大變化,而現有戰略一時難以適應等。
3.【答案】AC
【解析】選項B與選項D的說法反了。
4.【答案】BCD
【解析】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的缺點包括:(1)可能導致保護落后;(2)滋長預算中的“平均主義”和“簡單化”;(3)不利于企業未來發展。選項A工作量大是零基預算的缺點。
5.【答案】BCD
【解析】選項A屬于股東觀,股東觀衡量企業業績的矛盾在于沒有相應市場對指標進行衡量,選項B、C、D是利益相關者觀衡量企業業績時存在的矛盾。
6.【答案】ABCD
【解析】企業使用比率來進行績效評價的原因有:通過比較各個時期的相應比率可以很容易發現這些比率的變動;相比對于實物數量或貨幣價值的絕對數,比率更易于理解;比率可以進行項目比較并有助于計量績效;比率可以進行項目比較并有助于計量績效;比率可以用作目標;比率提供了總結企業結果的途徑,并在類似的企業之間進行比較。
7.【答案】AC
【解析】戰略控制系統的特點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反映:程序的正式程度以及能被識別的業績評價指標數目。
8.【答案】ABCD
【解析】以上都是平衡計分卡平衡的角度
9.【答案】BD
【解析】選項A、C屬于財務指標。
10.【答案】ABD
【解析】選項C屬于統計分析報告。
11.【答案】BD
【解析】選項A是學習與創新角度;選項C是顧客角度所關注的活動。
12.【答案】ABCD
【解析】平衡計分卡系統的設計步驟包括:
(1)制定戰略規劃,明確戰略目標;
(2)設定核心財務指標,明確直接因素;
(3)導入非財務因素,設定相關目標;
(4)分析關鍵因素,設計績效指標;
(5)構建完整的考核評價系統框架。
13.【答案】ABC
【解析】定量分析是統計分析報告所采用的形式,但不能算作統計分析報告的特點。
14.【答案】ACD
【解析】在處理變革的阻力時,管理層應當考慮變革的三個方面:變革的節奏、變革的管理方式和變革的范圍。
15.【答案】ACD
【解析】薪酬也屬于個人層次關注的因素,但不是重點,個人層次關注的重點是提高個人技能、態度和動機。
16.【答案】ABC
【解析】變革會產生的障礙有文化障礙和私人障礙。結構慣性是企業確保一貫性和質量的累積效果,這也是變革的障礙。
17.【答案】ABCD
【解析】在解體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四項要求:(1)有一個導火索,例如,一場危機;(2)有人來挑戰和揭露現有的行為模式的負面影響;(3)外部人的介入;(4)權力結構的輪換。
18.【答案】CD
【解析】選項A、B通常是學術研究的形式,選項C、D更加側重實踐活動,更多地借助實際數據和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