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內部控制也許是一種較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同時,大部分企業也反映這是管理營運風險最重要的工具。
2.【答案】D
【解析】企業的整體策略會受到風險策略、風險偏好和風險容量的影響。
3.【答案】B
【解析】實施企業風險管理的有形成本包括授權費、維修費以及信息技術的實施和整合成本以及雇用新人、改變模型和記錄業務流程的成本。破壞和機會成本是組織最廣泛的無形成本,也是在克服組織慣性和管理變革方面最典型的努力。
4.【答案】D
【解析】操作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基本的操作時經受的風險。例如,人員、程序、技術及對外部的依賴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換句話說,操作風險是指因不充分的或失靈的內部程序、人員和系統或者外部事件而發生損失的風險。
操作風險的源頭主要有:(1)缺乏規定程序;(2)雇員缺乏培訓;(3)疏忽;(4)設備及軟件維護不足或已報廢;(5)缺乏職業道德和舞弊意識;(6)不妥善的外包安排。
5.【答案】D
【解析】企業能夠識別的風險有很多,但是企業沒有那么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將所有的風險一一進行應對,有效的做法是將識別的風險進行分辨,找出其中能夠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風險進行應對處理。
6.【答案】D
【解析】在商業活動的層面上,企業可能面對的風險可分為兩大類: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
7.【答案】A
【解析】市場風險,有時也稱為財務風險或價格風險,它指由于市價的變化而導致虧損的風險。
8.【答案】C
【解析】企業需要管理的主要市場風險是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
9.【答案】c
【解析】賒欠會產生不予支付的風險。因而,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方在賬款到期時不予支付的風險。
10.【答案】B
【解析】2004年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一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簡稱ERM(框架),以“內部環境”,代替了“控制環境”。與“控制環境”相比,內部環境是控制環境的內容上的擴展,引人了風險管理和風險偏好兩個概念。內部環境是對確立了企業對待風險的態度和可能采取的應對策略。
11.【答案】C
【解析】企業風險管理是關于保護和提高股價,以滿足股東價值最大化的首要業務目標。
12.【答案】D
【解析】在風險管理理念中,風險管理是企業內每個人的責任,即不單是行政管理層的角色,所有的雇員均對監察和維持內部控制負有一定的責任。
13.【答案】A
【解析】風險管理程序可分為四步驟:第一步是風險識別,之后是對主要風險進行評估,第三步是確定風險評級和應對計劃,最后是風險監察。風險管理程序要求識別和了解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評估風險的成本、影響及發生的可能性,并針對出現的風險制定應對辦法,并制定文件汜錄程序以描述發生的情況以及實施的糾正舉措。
14.【答案】B
【解析】用以評估風險影響的常見的定性方法是制作風險評估系圖。
15.【答案】A
【解析】風險降低的風險應對策略,亦稱作風險緩解。不同的實際情況適用不同的風險降低方法。常用的一種形式是風險分散,即通過分散的形式來降低風險,比如在多種股票而非單一股票上投資。不愿“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企業會采用風險分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