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收到的搬遷補償款,根據搬遷原因和補償款來源確定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
1.對于為公共利益搬遷且政府直接從財政預算資金撥付的補償款,會計處理的要點如下:
(1)收到時作為專項應付款核算;
(2)屬于對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以下項目進行補償的部分,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失;搬遷后擬新建資產的支出;
(3)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上述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后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2.其他搬遷補償款
對于其他搬遷補償款,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準則進行處理,不會產生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
(1)對因搬遷而被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和不可移動固定資產報廢等損失的補償,屬于相關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處置所得款項,按照相關資產類會計準則中關于資產處置的規定處理,與所處置的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間的差額,計入處置當期損益。
(2)對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可移動資產的拆卸、運輸、重新安裝、調試等支出,以及人員安置等費用性支出的補償,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處理,在企業實際發生此類費用或者支出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但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不應超過該期間實際計入損益的此類費用或者支出。
(3)對企業重新購建土地使用權和房屋建筑物等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給予的補助,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處理,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損益。但該部分金額不應超出重新購建土地使用權和房屋建筑物等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總額。
如果企業收到的搬遷補償款在扣除上述三部分損失、費用和支出之后仍有剩余的,則可以將余額在搬遷完成后一次性計入搬遷完成當期的營業外收入處理。
五、政府補助的實質性測試程序
1.復核政府補助明細表,核對與遞延收益明細賬余額是否相符,
抽查原始憑證,檢查是否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
檢查政府補助是否能夠收到,檢查是否有與資產無關的或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政府補助。
2.檢查政府補助是否有相關文件,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對非貨幣性資產形式的政府補助檢查其公允價值的計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3.對政府補助涉及的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審查是否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4.檢查是否有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回的,未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的情形。
5.檢查遞延收益的分配是否符合政策,復核計算其分配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6.復核其他遞延收益明細表,核對與明細賬余額是否相符,抽查原始憑證,檢查相關依據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7.驗證遞延收益的披露是否恰當
此外,對于搬遷而發生的政府補助,審計中應當準確判斷采用何種會計模式,因此注冊會計師需要關注搬遷原因和補償款來源,并要求企業提供相應的證據。具體包括:
(1)是否屬于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搬遷,例如,屬于市政動遷(如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還是為了商業地產開發目的而進行的動拆遷;
(2)補償款付款憑證上注明的付款人賬戶是否為財政預算內資金存款戶;
(3)付款方是否為財政、國土資源等相關政府部門(含土地儲備中心)等。
【教師提示】目前實務中,多數動拆遷(即使是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進行的,如市政動遷等)都是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的,由政府使用財政資金(或者同時吸收其他來源的資金)設立一個項目公司作為建設單位,該項目公司將按照一定預算確定的拆遷補償款撥付給動拆遷公司,補償款由動拆遷公司支付給被拆遷人,因此使用第一種會計模式的可能性較小。
【教師提示】政府補助屬于企業的非日常性業務,且在實務中存在著很多企業利用政府補助來調節利潤的情況。因此在政府補助的確認和計量方面往往都存在著重大錯報風險,屬于注冊會計師應當重點關注的風險領域。
【實務案例1】嘉德會計師事務所委派合伙人楊鵬擔任北方閥門2009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的項目合伙人。在審計過程中,審計項目組注意到下列事項:
2009年1月12日,北方閥門收到政府下撥用于購買檢測設備的補助款500萬元,并將其計入營業外收入。2009年3月25日,與上述政府補助相關的檢測設備安裝完畢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該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
要求:針對上述資料,逐項判斷北方閥門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會計處理不恰當。理由如下:
北方閥門收到的財政撥款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收到時應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相關資產計提折舊或攤銷時,按預計使用期限10年,平均分攤轉入營業外收入,不應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
【實務案例2】
資料1: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康公司),是一家現代化大型醫藥上市公司。健康公司主要從事化學原料藥、醫藥制劑和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治療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炎和泌尿系統疾病的藥物,其中有12種藥品被認定為國家級新藥。2011年健康公司為研發治療慢性肝炎的藥物投入了較多經費,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政府補助。
資料2:審計項目組在戊公司開展現場審計工作時,注意到以下事項:
戊公司是健康公司下屬專門從事新藥品研究開發的全資子公司。2011年1月,戊公司開始研發治療慢性肝炎的A藥品。戊公司為此向省科技廳申請了研發專項經費補貼。經批準的研發專項經費補貼為1 500萬元,分兩次撥付,在2011年批準補貼申請之日撥付700萬元,余款800萬元待研發項目通過結項驗收時支付。
如果該研發項目A藥品未能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則視為驗收不通過,第二筆補貼款800萬元將不再撥付,已撥付的第一筆補貼不再收回。
2011年戊公司為研發A藥品累計投入了3 500萬元,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藥品仍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能否成功尚不確定。戊公司將2011年收到的700萬元研發專項經費補貼沖減了開發支出。2011年12月31日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的A藥品的開發支出為2 800萬元。
要求:
1.根據上資料1,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識別健康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認定層次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指出所影響的財務報表項目和認定,并相應逐項設計進一步的實質性程序。
2.分析資料2中戊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本題不需要具體金額計算,不考慮研發支出中固定資產的采購支出。)
【參考答案】
1.健康公司2011年度獲得大量的政府補助,存在未能按照會計準則在財務報表上準確列報以及結轉損益的風險(財務報表“遞延收益”的“存在”、“計價和分攤”、“完整性”認定;財務報表“營業外收入”的“發生”和“準確性”、“完整性”認定)。
針對上述風險,應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
——檢查政府補助的有關文件;
——檢查將政府補助劃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或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否準確;
——檢查將政府補助結轉損益時是否滿足有關條件。
2.戊企業的做法不正確,錯誤之處和理由如下:
(1)2011年將所有的研發支出全部計入“開發支出”,期末余額列示在資產負債表資產項目下,將研究費用資本化處理不正確。
A藥品述處于臨床前的研究階段,能否成功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A藥品的研究費用不符合資本化的條件。
(2)將收到的研發專項經費補貼款沖減開發支出不正確。
政府補助應按照收益法中的總額法核算,不得沖減相關資產的余額或費用;在轉為“營業外收入”前,收到的政府補助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負債項目(遞延收益)。
考試指南:2013注會注會各科考試時間 注冊會計師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備考專題: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專題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課后章節練習及答案專題
為了幫助大家通過考試,233網校提供注冊會計師VIP班(含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真題解析班+機考實戰班)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233網校祝大家考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