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成審計工作
(一)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錯報的溝通和更正
A.如果注冊會計師對重要性或重要性水平(如適用)進行評價需要導致確定較低的金額,則應考慮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適當性,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B.即使分類錯報超過了在評價其他錯報時運用的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錯報對財務報表整體不產生重大影響
C.即使某些錯報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也可能將這些錯報評價為重大錯報
D.對同一賬戶或同一類別的交易內部錯報可抵消的,注冊會計師認為錯報對財務報表整體不產生重大影響
【答案】ABC
【解析】對同一賬戶或同一類別的交易內部錯報,在判斷抵消的適當性之前,需要考慮其他未被發現錯報的風險。
下列關于“累積識別出的錯報”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應當累積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除非錯報明顯微小
B、如果不確定一個或多個錯報是否明顯微小,就不能認為這些錯報是明顯微小的
C、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屬于推斷錯報
D、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不屬于推斷錯報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推斷錯報通常包括:(1)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2)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
判斷錯報包括兩種情況,分別是( )。
A、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
B、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
C、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
D、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選項AC屬于推斷錯報。
推斷錯報通常包括( )。
A、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
B、毋庸置疑的錯報
C、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
D、由于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對會計估計作出不合理的判斷或不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而導致的差異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
選項B為事實錯報;選項D為判斷錯報。
下列屬于注冊會計師在判斷錯報的性質是否重要時應該考慮的情況有( )。
A、錯報對增加管理層報酬的影響程度
B、相對于注冊會計師所了解的以前向報表使用者傳達的信息而言,錯報的重大程度
C、錯報對財務報表中列報的分部信息的影響程度
D、與被審計單位發生交易的外部單位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成員有關聯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上述四項均屬于可能影響評價的情況。
(二)復核審計工作底稿和財務報表
1.對財務報表總體合理性進行總體復核
在審計結束或臨近結束時,注冊會計師運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確定經審計調整后的財務報表整體是否與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一致,是否具有合理性。注冊會計師應當圍繞這一目的運用分析程序。
2.復核審計工作底稿
下列有關審計工作底稿復核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可分為兩個層次,包括項目組內部復核和項目合伙人的質量控制復核
B、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是指在出具報告后六十天完成
C、審計項目經理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是最詳細的復核
D、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可減輕項目組的責任,消除妨礙注冊會計師判斷的偏見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完成審計工作階段工作底稿的復核。選項A不正確,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可分為項目組內部復核和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兩個層次,項目組內部復核又分為審計項目經理的現場復核和項目合伙人的復核兩個層次;選項B不正確,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是指在出具報告前,對項目組作出的重大判斷和在準備報告時形成的結論作出客觀評價的過程;選項D不正確,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不能減輕項目組的責任。
下列有關復核審計工作底稿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可分為兩個層次,包括項目組內部復核和項目合伙人的質量控制復核
B.審計項目經理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是最詳細的復核
C.由項目經理對工作底稿的復核屬于第一級復核,該級復核通常在審計現場完成,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爭取審計工作的主動
D.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并不能減輕項目合伙人的責任,更不能替代項目合伙人的責任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可分為項目組內部復核和獨立的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兩個層次,項目組內部復核又分為審計項目經理的現場復核和項目合伙人的復核兩個層次。
A注冊會計師負責丁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在審計工作前,需要明確注冊會計師與審計客戶管理層、治理層相關的責任,為明確與財務報表有關的管理層責任,A注冊會計師往往要求丁公司出具()。
A、管理層保證書
B、管理建議書
C、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溝通函
D、管理層聲明書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