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利潤表
一、利潤表的概念和作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報表。
通過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的數額、構成情況,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盈利增長趨勢,從而為其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二、利潤表的格式及內容
我國企業的利潤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個步驟編制:
第一步,以營業收入為基礎,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去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和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計算出營業利潤。
第二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
第三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費用,計算出凈利潤(或凈虧損)。
我國企業利潤表格式如下表所示。
利潤表
會企02表
編制單位: ?。吣辏咴隆 挝唬涸?/P>
項 目 |
本期金額 |
上期金額 |
一、營業收入 | ||
減:營業成本 | ||
營業稅金及附加 | ||
銷售費用 | ||
管理費用 | ||
財務費用 | ||
資產減值損失 | ||
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 ||
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 ||
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 ||
二、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 ||
加:營業外收入 | ||
減:營業外支出 | ||
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 | ||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號填列) | ||
減:所得稅費用 | ||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 |
三、利潤表的編制
利潤表各項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額”和“上期金額”兩欄。
在編制利潤表時,“本期金額”欄應分為“本期金額”和“年初至本期末累計發生額”兩欄,分別填列各項目本中期(月、季或半年)各項目實際發生額,以及自年初起至本中期(月、季或半年)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額。“上期金額”欄應分為“上年可比本中期金額”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累計發生額”兩欄,應根據上年可比中期利潤表“本期金額”下對應的兩欄數字分別填列。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一致的,應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年終結賬時,由于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已全部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并且通過收支對比結出本年凈利潤的數額。因此,應將年度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數字,與“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數字相核對,檢查賬簿記錄和報表編制的正確性。
利潤表“本期金額”、“上期金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按照相關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