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新收入準則,根據注會和中級的教材對比,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的,即便是科班出身的考生,本章的內容也得從頭學起。因此,233網校為了減輕大家后期復習的壓力,在這里提前給大家預習收入的知識點。
【新概念解讀】
1、合同資產: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利取決于時間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
我們再來看看應收賬款的概念,應收賬款是企業無條件收取合同對價的權利。兩者相比較,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區別:
會計科目 | 收款條件 | 風險 |
合同資產 | 除了滿足時間條件,還有其他條件(比如需要滿足其他履約義務) | 信用風險、履約風險等 |
應收賬款 | 只需滿足時間條件 | 信用風險 |
2、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
會計處理的原理:企業還沒有轉讓商品,但客戶已經付款或者企業取得了無條件收款的權利(也就是說,收錢這件事板上釘釘了),則企業應該在客戶實際付款or到期應支付款項熟早點,確認合同負債。
【特定交易的會計處理】
一、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
(1)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預期有權收取的對價金額)
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預計將會發生銷售退回的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同時,按照預期將退回商品轉讓時的賬面價值,扣除收回該商品預計發生的成本(包括退回商品的價值減損)后的余額,確認為一項資產;
(3)按照所轉讓商品轉讓時的賬面價值,扣除上述資產成本的凈額結轉成本。
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收退貨成本
貸:庫存商品
(4)后續對退貨率進行重新估計,調整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預計負債和主營業務成本——應收退貨成本。
(5)實際發生銷售退回時:
借:庫存商品【退回的件數×單位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原理和主營業務收入同理,可借可貸)
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畫丁字賬,把丁字賬余額反向沖回】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退回的件數×銷售單價×稅率】
貸:主營業務收入【如果預計的退貨率>實際的退貨率,說明收入確認少了,要補記;反之則反】
銀行存款【退回的件數×銷售單價×(1+稅率)】
應收退貨成本【畫丁字賬,把丁字賬余額反向沖回】
二、附有質量保證條款的銷售
1、首先需要確認,該項保證是否屬于單項履約義務:若不滿足單項履約義務,按照“或有事項”處理;若滿足,按照下述方法處理。
2、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合同負債【構成單項履約義務的質保所分攤到的金額】
重要的特殊交易一共有八種,本篇只詳述兩種,余下的知識點,老師將在明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