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在設有車間或者倉庫的建筑物內,( )設置員工集體宿舍。(A)
A.不得
B.不宜
C.允許
D.可以
102.高層民用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災危險性為( ) 廠(庫)房附近。(D)
A.丁類
B.戊類
C.丙類
D.甲、乙類
103.多層建筑周圍消防車道凈寬度不應小于( )米。(B)
A.3.5
B.4
C.4.5
D.5
104.高層民用建筑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 )m。(C)
A.2
B.4
C.5
D.10
105.高層民用建筑的類別按使用性質、火災危險性、疏散和撲救難度等分為( ) 。(D)
A.三類
B.四類
C.一類
D.一、二類
106.生產和物品儲存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分為( ) 類。(D)
A.二
B.三
C.四
D.五
107.木工廠房的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B)
108.乙類B.丙類C.丁類D.甲類飼料加工廠房的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D)
A.丁類
B.戊類
C.乙類
D.丙類
109.面粉廠的碾磨工段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B)
A.甲類
B.乙類
C.丙類
D.丁類
110.儲存61度以上的白酒庫房的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A)
A.甲類
B.乙類
C.丙類
D.丁類
111.儲存52度的白酒庫房的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C)
A.甲類
B.乙類
C.丙類
D.丁類
112.谷物庫房的火災危險性應劃為( ) 。(D)
A.丁類
B.戊類
C.乙類
D.丙類
113.使用或生產下列物質的生產,其火災危險性屬于乙類的是( )。(A)
A.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的粉塵、纖維、閃點≧60度的液體霧滴。
B.在密閉設備內操作溫度等于或超過物質本身自燃點和生產。
C.利用氣體、液體、固體作為燃料或將氣體、液體進行燃燒作其他用的各種生產。
D.閃點≧60度的液體。
114.三級耐火等級的丙類生產廠房不應超過( )層。(B)
A.一
B.二
C.三
D.四
115.一般情況下,高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A)
A.13
B.12
C.9
D.11
116.一般情況下,高層民用建筑裙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 米。(D)
A.3 B.4 C.5 D.6
117.建筑中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風管,除規范另有規定外,應采用( )材料制作。(D)
A.易燃
B.可燃
C.難燃
D.不燃
118.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門廳,其頂棚裝飾材料應采用( )級裝修材料。(A)
A.A
B.B1
C.B2
D.B3
119.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由組成建筑物的建筑構件的( )決定的。(D)
A.燃燒性能
B.耐火等級
C.支座條件
D.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120.一般情況下,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B)
A.4
B.6
C.5
D.3
121.建筑高度超過( )米的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廠房、庫房稱為高層工業建筑。(B)
A.23
B.24
C.22
D.21
122.除規范另有規定外,高層倉庫與甲類物品庫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C)
A.12
B.10
C.13
D.11
123.一般情況下,乙醇的精制廠房與固定電焊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C)
A.25
B.15
C.30
D.20
124.一般情況下,木結構民用建筑與磚混結構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B)
A.6
B.8
C.9
D.7
125.一般情況下,未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的丙類二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廠房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占地面積為( )平方米。(A)
A.4000
B.4500
C.6000
D.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