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 6944),第2類氣體分為3個項別。下列氣體類型中,未列入該標準的氣體分類項別是()。
A. 易燃氣體
B. 非易燃無毒氣體
C. 毒性氣體
D. 壓縮氣體
根據《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 6944),第2類氣體分為3個項別,即易燃氣體、非易燃無毒氣體、毒性氣體。
故本題正確選項是D選項。
2、粘貼、拴掛或噴印在危險化學品的外包裝或容器上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旨在向接觸危險化學品的相關人員提示安全使用注意事項,向作業人員傳遞安全信息,以預防和減少危險化學品的危害。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危險性標志表示各類化學品的危險特性,每種化學品只可選用一個標志
B. 化學品的危害警示詞可選用“危險”“警告”“注意”三個詞中的多個
C. 易燃危險化學品應提示有效的滅火劑和禁用的滅火劑以及滅火注意事項
D. 危險化學品的名稱可以用中文或中文加英文標明危險化學品的通用名稱
A選項中,當一種危險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時,應用主標志表示主要危險性類別,并用副標志來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險性類別。
B選項中,根據化學品的危險程度和類別,用"危險""警告"兩個詞分別進行危害程度的警示。
D選項中,需用中文和英文分別標明化學品的化學名稱或通用名稱。
3、2017年某大型化工企業進行了經營戰略調整,對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產品結構等實施了變更。下列變更中,不屬于管理變更的是()。
A. 工藝操作規程更新
B. 供應商更換
C. 工藝總負責人更換
D. 主要負責人更換
管理變更主要包括人員、供應商和承包商、管理機構、管理職責、管理制度和標準發生變化等。
A選項屬于工藝變更。
4、向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過氧基(一O—O一)生成過氧化物的工藝叫過氧化工藝,過氧化工藝是國家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之一,下列各組工藝參數中,含有不屬于重點監控工藝參數的是()。
A. 氣相氧濃度、pH、參加反應物質的配料比
B. 過氧化反應釜內攪拌速率、(過)氧化劑流量、過氧化物濃度
C. 過氧化反應釜內攪拌速率、pH、氣相氧濃度
D. 過氧化反應釜外溫度、(過)氧化劑流量、過氧化物濃度
過氧化工藝重點監控參數:
(1)過氧化反應釜的溫度。
(2)pH。
(3)過氧化反應釜內攪拌速率。
(4)(過)氧化劑流量。
(5)參加反應物質的配料比。
(6)過氧化物濃度。
(7)氣相氧含量等。
沒有反應釜外溫度,所以D選項錯誤。
5、對于反應工藝危險度為3級的精細化工工藝過程,在配置常規自動控制系統,對主要反應參數進行集中監控及自動調節,設置偏離正常值的報警和聯鎖控制,以及設置爆破片和安全閥等泄放設施的基礎上,還要增加的措施是()。
A. 設置緊急切斷、緊急終止反應、緊急冷卻降溫等控制設施。根據評估建議,設置相應的安全儀表系統
B. 緊急停車系統、緊急冷卻降溫等控制設施。根據評估建議,設置相應的安全儀表系統
C. 緊急停車系統、緊急終止反應等控制設施。根據評估建議,設置相應的安全儀表系統
D. 緊急終止反應、緊急冷卻降溫等控制設施。根據評估建議,設置相應的安全儀表系統
對于反應工藝危險度為3級的工藝過程,在配置常規自動控制系統,對主要反應參數進行集中監控及自動調節,設置偏離正常值的報警和聯鎖控制,以及設置爆破片和安全閥等泄放設施的基礎上,還要設置緊急切斷、緊急終止反應、緊急冷卻降溫等控制設施。根據評估建議,設置相應的安全儀表系統。所以A選項正確。
6、爆破片是一種裝設在壓力容器上的斷裂型超壓防護裝置,可避免容器本體發生爆炸。關于爆破片選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適用于溫度波動過大的場合
B. 適用于設備運行中不允許介質有任何微量泄漏的場合
C. 適用于經常超壓的場合
D. 當爆破片裝置與安全閥串聯使用時,應選用脫落型爆破片裝置
使用于經常超壓或溫度波動較大場合的被保護承壓設備,不應單獨使用爆破片安全裝置作為超壓泄放裝置,故A選項、C選項錯誤。《爆破片安全裝置第2部分:應用、選擇與安裝》(GB 567.2)中,不建議脫落型爆破片與安全閥串聯使用,故D選項錯誤。
7、加裝和抽堵盲板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需要嚴格執行作業程序和管理要求。下列加裝和抽堵盲板的管理要求中,正確的是()。
A. 盲板抽堵作業結束后,只需生產車間的人員進行確認即可
B. 在需要加裝盲板數量較少的日常搶修作業中,應繪制盲板位置圖
C. 抽堵盲板作業前,生產單位負責人要向施工單位作業人員進行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監護人
D. 生產單位負責人對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進行確認后,即可簽發《盲板抽堵作業許可證》
A選項,盲板抽堵結束后,由施工單位和生產車間的專人共同確認。C選項,盲板抽堵作業前,施工單位負責人要向作業人員進行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監護人。D選項,生產單位負責人與施工單位負責人對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進行確認后,方可簽發《盲板抽堵作業許可證》。
8、安全儀表系統(SIS)由傳感器、邏輯運算器和最終執行元件及相應軟件組成,其中有關設施或元件需要獲得權威機構認證,以符合相應安全完整性等級界定。下列設施或元件組合中,需要獲得權威機構認證的是()。
A. 傳感器、邏輯運算器
B. 傳感器、最終執行元件
C. 邏輯運算器、軟件系統
D. 軟件系統、最終執行元件
需要獲得權威機構認證的是傳感器和最終執行元件。所以B選項正確。
9、投用、解除聯鎖保護系統必須采取嚴格的變更審批程序。關于聯鎖保護系統變更實施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聯鎖保護系統的變更由儀表維護單位提出并辦理審批
B. 開車停車時需要臨時解除的聯鎖不屬于聯鎖變更管理范圍
C. 進行聯鎖保護系統變更作業,應執行工作票制度
D. 解除聯鎖保護系統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
連鎖系統保護的變更,必須由使用單位提出并辦理審批。所以A選項說法錯誤。
10、引入設備保護等級(EP1)目的在于指出設備的固有點燃風險,區別爆炸性氣體環境、爆炸性粉塵環境和煤礦有甲烷的爆炸性環境的差別。關于設備保護等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于爆炸性氣體環境的工類設備EP1分為Ga、Gb兩級
B. 用于爆炸性氣體環境的Ⅱ類設備EP1分為Ma、Mb、Mc三級
C. 用于爆炸性粉塵環境的Ⅲ類設備EP1分為Da、Db、Dc三級
D. 用于爆炸性粉塵環境的Ⅳ類設備EP1分為Ha、Hb、Hc三級
爆炸性環境使用的電氣設備與爆炸危險物質的分類相對應,被分為I類、Ⅱ類、Ⅲ類。用于煤礦有甲烷的爆炸性環境中的I類設備EP1分為Ma、Mb兩級。A選項錯誤。用于爆炸性氣體環境的Ⅱ類設備的EP1分為Ga、Gb、Gc三級。用于爆炸性粉塵環境的Ⅲ類設備的EP1分為Da、Db、Dc三級。所以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
11、石油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控制管道內物料工藝參數是減少靜電產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控制工藝參數的措施中,能有效減少靜電產生的是()。
A. 增大流量
B. 增大壓力
C. 降低流速
D. 降低溫度
降低物料移動中的摩擦速度或液體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參數,可限制靜電的產生。對于液體物料的輸送,主要是通過控制流速來限制靜電的產生。故本題正確選項是C。
12、對于生產中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防火分隔與防爆泄壓可限制火災的蔓延擴大和削弱爆炸威力的升級。關于防火分隔與防爆泄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可燃液體管道穿過防火墻時,應用非燃材料將管道四周縫隙填塞緊密
B. 根據生產實際需要,防火墻內可設置通風排氣道
C.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應加強結構各部位等強度設計,避免爆炸沖擊造成破壞
D. 防火墻上必須開設防火門時,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應不小于1.2h,并能自行關閉
A選項,可燃氣體和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其他管道若必須穿過時,應用非燃燒材料將管道四周縫隙填塞緊密。B選項,防火墻內不應設置通風排氣管道。c選項,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應設置泄壓裝置,構成薄弱環節,一旦爆炸發生時,這些薄弱部位首先遭受破壞,瞬時把大量氣體和熱量泄入大氣,削弱爆炸威力的升級,從而減輕承重結構受到的爆炸壓力,避免造成倒塌破壞。
13、水是一種天然的滅火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滅火劑組成混合液使用。下列火災情景中,可以用水撲救的是()。
A. 電氣火災
B. 鋁粉火災
C. 橡膠火災
D. 熔化的鋼水引起的火災
不能夠用水撲救的火災包括以下幾種:
(1)一般情況下不能用水撲救帶電物體火災。
(2)不能用水撲救遇水易燃品和金屬(銅粉、鋁粉、鎂粉、鋅粉等)火災。
(3)不能用水撲救高溫物體火災。
(4)不能用直流水撲救濃硫酸、濃硝酸和鹽酸火災和可燃粉塵(如面粉、煤粉、糖粉)聚集處的火災。
(5)貴重設備、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火災和遇水可風化的物品火災不能用水撲救,因為易引起水漬損失,損壞設備。
(6)非水溶性可燃液體的火災,原則上不能用水撲救,但原油、重油可以用霧狀水流撲救。
所以本題正確選項是C。
14、儲罐附件是儲罐自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儲罐及其附件的安裝、維護、管理,對于儲罐安全運行至關重要。下列針對儲罐及附件的安全要求中,錯誤的是()。
A. 儲罐的液壓安全閥工作壓力要低于機械呼吸閥工作壓力
B. 內浮頂罐浮盤和罐頂之間應安裝靜電導出線
C. 儲罐阻火器應為波紋板式阻火器
D. 罐體鉛錘的允許偏差不大于設計高度的1%(最大限度不超過9 cm)
液壓安全閥是為提高儲罐更大安全使用性能的重要附件,它的工作壓力比機械呼吸閥要高出5%~10%。
故本題符合題意的選項是A。
15、氣柜是回收、儲存煉化企業低壓瓦斯和調節瓦斯管網壓力的重要設施,在低壓瓦斯的回收和生產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氣柜在運行過程中,易發生活塞傾斜或傾翻、活塞泄漏、活塞冒頂、火災爆炸、人員中毒等事故。關于氣柜運行安全管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氣柜運行中活塞升降速度不能過快,活塞傾斜度不能超過規定數值
B. 裝置開停工用蒸汽吹掃瓦斯管線時,可通過氣柜對吹掃氣進行回收
C. 氣柜運行中,供油系統停電且4 h內不能恢復時,應立即緊急放空
D. 氣柜壓縮機的放空要采用密閉放空
裝置開停工吹掃瓦斯管線,嚴禁向柜內吹掃,禁止蒸汽進入氣柜內。故B選項符合題意。
16、鐵路油品裝卸作業的安全管理主要涉及裝車前檢查、車輛對位、油罐清洗、油品裝卸4個環節。下列鐵路油品裝卸作業的要求中,錯誤的是()。
A. 罐車內殘留物等雜質無法清除干凈時,不得裝車
B. 進入裝油臺調車,調車人員不得在靠近油臺一側作業
C. 清洗油罐車時,重油罐車可用蒸汽蒸洗與吹掃,但不可用高壓水沖刷
D. 罐車裝油速度,出油口淹沒后按v 2 D≤0.8(v一流速,D一輸油管內徑)控制
重油罐車可用蒸汽蒸洗與吹掃,也可用高壓水沖刷,然后用鋸末、木刷等工具刮、擦和刷。所以本題錯誤選項是C。
17、危險貨物包裝是化學品儲運安全的基礎,包裝方法得當,就會降低儲存、運輸過程中的風險。關于危險貨物包裝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爆炸品的包裝按其內裝物危險程度分為工類、Ⅱ類和Ⅲ類
B. 貨物具有兩種以上危險性時,其包裝類別應按危險性小的確定
C. 盛裝液體爆炸品容器的封閉形式,應具有防止滲漏的雙重保護
D. 對于剛用完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可直接重復使用
A選項,根據《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類別劃分方法》(GB/T 15098)規定,除了爆炸品、氣體、有機過氧化物和自反應物質、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及凈質量大于400 kg和容積大于450 L的包裝外,其他危險貨物按其內裝物的危險程度將包裝劃分為Ⅰ類、Ⅱ類和Ⅲ類。B選項,貨物具有兩種以上危險性時,其包裝類別須按級別高的確定。D選項,對重復使用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使用單位在重復使用前應當進行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維修或者更換。
18、化工裝置工藝危險分析有多種方法,包括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保護層分析(LOPA)、安全儀表系統的安全完整性等級分析(SI1)等。關于工藝危險分析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HAZOP分析是LOPA分析的繼續,是對LOPA分析結果的豐富和補充
B. LOPA分析是對SI1分析結果的驗證,SI1分析是LOPA分析的前期準備工作
C. HAZOP分析方法用于辨識設計缺陷、工藝過程危害及操作性問題的結構化分析
D. LOPA分析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基于事故場景進行定量風險分析
A選項錯誤,LOPA分析是HAZOP分析的繼續,是對HAZOP分析結果的豐富和補充。
B選項錯誤,SIL分析是對LOPA分析結果的驗證,HAZOP分析、LOPA分析是SIL分析的前期準備工作。
D選項錯誤,LOPA分析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基于事故場景進行風險研究,是一種半定量風險分析及評估方法。
19、管道工程質量檢驗與壓力容器質量檢驗的內容有不同之處,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實施中可相互參照。關于管道工程與壓力容器質量檢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兩者的質量檢驗均包含外觀檢查、無損檢測、耐壓試驗、泄漏試驗
B. 管道工程與壓力容器的無損檢測均可用射線探傷、磁粉探傷等方法
C. 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的管道工程與壓力容器均應進行泄漏試驗
D. 管道工程和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均包括替代試驗、液壓試驗和氣壓試驗
管道工程的壓力試驗包括替代試驗、液壓試驗、氣壓試驗;
壓力容器的耐壓試驗包括液壓試驗、氣壓試驗、氣液組合壓力試驗。
壓力容器是氣液組合壓力試驗而不是替代試驗,所以D選項錯誤。
20、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事故風險單一,危險性小的生產經營單位,可只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包括事故風險描述、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處置。關于應急處置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應明確響應啟動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應急會議召開、信息上報、資源協調、信息公開、后勤及財力保障工作
B. 應明確相關的應急人力資源,包括專家、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及協議應急救援隊伍
C. 應明確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從人員救護、工藝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現場恢復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D. 應明確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類型、數量、性能、存放位置、運輸及使用條件、更新及補充時限、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并建立臺賬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現場處置方案中,應急處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
(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銜接程序。
(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從人員救護、工藝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現場恢復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3)明確報警負責人以及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和內容。
所以本題C選項符合導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