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問答題
26、Y公司是一家以特種化工、精細化工(聚氨酯)為核心業務的中型化工企業,具有甲苯二異氰酸酯10×104 t/a、二硝基甲苯15×104 t/a、硝基二甲苯1×104 t/a的生產能力,Y公司生產裝置已構成重大危險源。
Y公司光氣化工藝為:來自煤氣工段儲氣柜的一氧化碳先經洗氣塔洗滌,氣水分離后進入煤氣壓縮機壓縮,壓縮后的一氧化碳再經緩沖罐,冷凍鹽水噴淋,分子篩干燥器干燥后進入控制罐,并經流量計計量后,與同樣經過計量的氯氣(外購液氯鋼瓶,經液氯氣化器氣化)一并進入混合器。混合器內的混合氣體依次經過一級光氣化反應釜和二級光氣化反應釜后制得光氣。反應過程強烈放熱,反應器設有水冷卻夾套,控制溫度在200℃以下。該裝置設置了緊急冷卻系統,反應釜溫度、壓力報警聯鎖等安全儀表設施。
Y公司光氣裝置主要生產設備和單元為:氯氣緩沖罐、液氯氣化器、光氣化反應釜、鋼瓶起重機、一氧化碳壓縮機、一氧化碳緩沖罐、洗氣塔、物料泵和光氣儲運單元等。
2011年,Y公司因一氧化碳泄漏,遇靜電火花發生爆炸,造成光氣裝置損壞,致使大量光氣泄漏擴散到周邊區域。此事故造成1人死亡,50人中毒。
事故暴露出Y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不全面、未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應急預案不具可操作性、平時未開展應急演練、各級安全生產人員責任不落實。
Y公司認真反思、總結教訓,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1號),指出Y公司在應急管理方面應滿足的要求。
2.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列出Y公司光氣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并指出事故的主要致害物。
3.指出光氣生產裝置需要重點監控的單元以及重點監控的主要工藝參數。
4.結合Y公司光氣泄漏事故,列出現場處置方案的主要內容和現場處置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
1.Y公司在應急管理方面應滿足的要求:
(1)編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并報有關部門備案,定期進行演練。
(2)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明確救援人員。
(3)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設施和物資并保證完好備用。
(4)設立氣體防護站。
(5)配備至少兩套以上全封閉防化服。
2.Y公司光氣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有:火災、中毒和窒息、灼燙、容器爆炸、觸電、高處墜落等。事故的主要致害物有:光氣、氯氣、一氧化碳、氯化氫、爆炸碎片、高溫介質。
3.重點監控單元:光氣化反應釜和光氣儲運單元。重點監控工藝參數有:①反應釜溫度、壓力等;②光氣進料速度;③反應物質的配料比;④一氧化碳、氯氣含水量;⑤冷卻系統中冷卻介質的溫度、壓力、流量等。
4.現場處置方案的主要內容有:事故風險描述、應急工作職責和應急處置。現場處置過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項有:①報警時需說明光氣泄漏地點、泄漏量和人員傷亡情況;②疏散人員應撤離至泄漏點上風口;③救援人員應佩戴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戴全封閉防化服,保持通信暢通等。
27、2015年5月14日,D公司開始進行全裝置停車檢修。檢修期間安排對甲醇儲罐罐頂水平泡沫發生器下部混合管段進行改造(以下簡稱“泡沫線改造”)。5月20日,在未制定技改方案的前提下,D公司“泡沫線改造”項目負責人孫某電話通知承包商F公司承擔項目施工。甲醇罐內液位為0.8 m。D公司孫某認為,施工中不在儲罐本體上進行動火作業,故甲醇罐不需要清罐吹掃。
F公司派人現場勘察確認并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經F公司主管技術人員審核批準后發放到作業班組。
6月10日,F公司按規定辦理了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臨時用電作業證、吊裝作業證、高處作業證。6月11日8時,在沒有進行現場動火化驗分析的情況下,D公司就簽字批準了甲醇儲罐動火作業票。6月11日9時10分,F公司4名作業人員開始進場作業。6月11日9時38分,F公司焊工張某在焊接泡沫線短節時甲醇罐發生爆炸,罐頂崩開。在罐頂作業的3名人員中,1人摔落地面,搶救無效死亡,2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248萬元。事故調查發現,張某持有的焊工作業證已經過期。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判定該起事故類別和等級。
2.列出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3.列出D公司承包商管理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
4.列出甲醇儲罐日常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
1.該起事故類別:其他爆炸。事故等級:一般事故。
2.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焊工張某在焊接泡沫線短節時引起甲醇儲罐發生爆炸。間接原因:①作業前未進行清罐、吹掃;②現場情況未核實就簽發動火作業票;③動火作業前未進行氣體分析;④泡沫線未按規定加裝盲板;⑤未安排人員進行現場監護;⑥張某持有的焊工作業證過期;⑦未制定技改方案即實施技改作業;③D公司和F公司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
3.D公司承包商管理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審查承包商施工方案。
(2)沒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對承包商員工沒有進行安全教育。
(4)未對作業現場進行監護。
(5)沒有對承包商特種作業人員資質進行審查。
4.甲醇儲罐日常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
(1)呼吸閥、阻火器等安全附件。
(2)罐壁防腐情況。
(3)罐區防火堤和消防設施。
(4)監測報警裝置。
(5)防雷、防靜電設施。
(6)儲罐基礎。
28、甲公司主要生產裝置包括200×10 4 t/a瀝青裝置、120×10 4 t/a延遲焦化裝置、100×104t/a含硫含酸重質油綜合利用裝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系統。主要生產銷售汽油、柴油、液化氣、燃料油、道路瀝青、石油焦、硫黃等產品。
甲公司1號罐區建有6臺5000 m3內浮頂汽油罐、14臺2000 m3液化烴球罐、2臺10000 m3燃料油拱頂罐。公用工程系統建有200 t/h高壓蒸汽鍋爐1臺及配套的磨煤機械、水處理裝置,燃煤由煤場經輸送皮帶送至磨煤機,煤場配備1臺3t行車和2臺叉車。
2013年9月,為提高成品油質量,甲公司決定新建1套60×10 4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該裝置采用固定床催化反應工藝,使柴油中的硫化物在300℃、7.0 MPa反應條件下生成硫化氫并脫除。甲公司委托乙工程建設公司進行裝置設計。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完成后,于2014年1月15日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提交了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安全生產監管部門于1月22日給出受理通知。
2014年7月初,儲運部員工巡檢發現,1號罐區O5號內浮頂汽油罐的呼吸閥處油氣濃度超標,推斷為該罐內浮頂橡膠密封破損,決定進行清罐檢修。7月5日,對o5號罐存油進行倒空,對相連的油品進、出管線各加1塊盲板隔離。7月6—7日對該罐進行蒸汽吹掃。7月8日打開氮封線進行氮氣置換。7月9日打開人孔通風。7月10日上午在人孔附近采樣分析,數據合格后進罐檢查,發現內浮頂橡膠密封囊局部破損,且密封囊內充滿了汽油。隨即安排丙承包商人員進罐拆除密封,并更換內浮頂部分配件。為拆除方便,作業人員使用了非防爆電鉆。7月10日下午4時,作業過程中罐內發生閃燃,導致多人燒傷。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列出甲公司的特種設備。
2.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6號),請給出甲公司收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于60×10 4 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是否批準決定的最長工作日數,并說明理由。
3.列出甲公司罐區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4.列出o5號罐檢修準備和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錯誤。
5.列出甲公司儲運部應建立的主要操作規程。
1.甲公司的特種設備包括:鍋爐,液化烴球罐,反應器,壓力管道,3 t行車,叉車。
2.最長工作日數為30個工作日。理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 三同時” 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并書面告知申請人。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
3.甲公司罐區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儲罐使用、現場操作、檢維修;安全標識、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設施管理;安全檢查、隱患排查與治理;個體防護;安全教育培訓;重大危險源和應急管理等。
4.05號罐檢修準備和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錯誤:
(1)未對與罐體相連的蒸汽線、氮封線等加盲板隔離。
(2)未對橡膠密封囊內的汽油進行清理。
(3)人孔附近采樣代表性不夠。
(4)未對儲罐重新進行蒸汽吹掃和氮氣置換。
(5)罐內作業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
(6)未辦理受限空間作業票、動火作業票和臨時用電作業票。
(7)未安排現場監護人員。
(8)沒有進行風險辨識。
(9)未向承包商進行安全交底。
5.甲公司儲運部應建立的主要操作規程:
(1)罐區裝卸作業操作規程。
(2)罐區機泵操作規程。
(3)倒罐及流程切換作業規程。
(4)儲罐清洗作業規程。
(5)罐區檢維修作業規程。
(6)油品取樣分析作業規程。
(7)儲罐防腐蝕作業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