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礦山安全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礦山企業的法律責任
1.礦山安全管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依照《礦山安全法》的規定,有下列5種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關閉;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1)未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分配職工上崗作業的;
(2)使用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或者行業安全標準的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安全檢測儀器的;
(3)未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的;
(4)拒絕礦山安全監督人員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隱瞞事故隱患、不如實反映情況的;
(5)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礦山事故的。
2.礦長、特種作業人員的法律責任
礦長不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安全生產的特種作業人員未取得操作資格證書上崗作業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調整配備合格人員后,方可恢復生產。
3.礦山工程安全設施設計和驗收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礦山建設工程安全設施的設計未經批準擅自施工的,責令停止施工;拒不執行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由有關主管部門吊銷其采礦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礦山建設工程的安全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產的,責令停止生產,并處以罰款;拒不停止生產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由有關主管部門吊銷其采礦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4.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法律責任
已經投入生產的礦山企業,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強行開采的,責令限期改進;逾期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或者由有關主管部門吊銷其采礦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二)礦山事故的法律責任
1.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事故責任礦山企業主管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2.對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的事故責任
礦山企業主管人員對礦山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礦山安全監管人員的法律責任
礦山安全監督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七、礦山安全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決定機關
(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根據現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和人民政府授權,《礦山安全法》規定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決定的行政處罰,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決定。
(二)管理礦山企業的主管部門
根據現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和人民政府授權,《礦山安全法》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礦山企業的主管部門決定的行政處罰,按照現行職責分工由有關主管部門決定。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預防和減少火災,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一、火災預防、消防組織、滅火救援的法律規定
(一)消防規劃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訊、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內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并負責組織有關主管部門實施。公共消防設施、消防裝備不足或者不適應實際需要的,應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對消防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消防技術、消防裝備。
(二)安全位置
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必須設置在城市邊緣或者相對獨立的安全地帶。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應當設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原有的生產、儲存和裝卸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工廠、倉庫和專用車站、碼頭,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不符合前款規定的,有關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限期加以解決。
(三)建設工程的消防安全
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設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單位應當將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報送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未經審核或者審核不合格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給施工許可證,建設單位不得施工。經公安消防機構審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設計需要變更的,應當報經原審校的公安消防機構核準;未經核準的,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變更。按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筑工程竣工時,必須經公安消防機構進行消防驗收;未經驗收或者經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公共場所室內裝修、裝飾根據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應當使用不燃、難燃材料的,必須選用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材料。
(四)公眾聚集場所和群眾性活動的消防安全
歌舞廳、影劇院、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等公眾聚集的場所,在使用或者開業前,應當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開業。舉行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公安消防機構對活動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舉辦。
(五)有關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2.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確定本單位和所屬各部門、崗位的消防安全負責人;
3.針對本單位的特點對職工進行消防宣傳教育;
4.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5.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并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居民住宅區的管理單位,應當依照前款有關規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做好住宅區的消防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