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立事故調查組;
2、 事故現場搶救、處理;
3、 事故有關物證的搜集;
4、 事故事實材料搜集;
5、 事故人證材料的搜集;
6、 事故現場攝影、錄像;
7、 事故現場圖的繪制;
8、 事故原因分析;
9、 編寫事故調查處理報告;
10、 事故調查處理結案歸檔。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狀態
1、 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缺陷;
2、 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 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為:
1、 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 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設備;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體存放不當;
6、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9、 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
10、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11、 未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12、 不安全裝束;
13、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
間接原因:
1、 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2、 教育培訓不夠;
3、 勞動組織不合理;
4、 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和指導錯誤;
5、 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6、 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7、 其它。
九、事故教訓:
1、是否貫徹落實了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術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防范措施執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訓教育是滯到位,職工安全意識是否到位;
6、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是否到位;
7、企業負責人是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敗現象;
9、是否落實了有關三同時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措施。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