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巴菲特
為了追求資金的穩定增長,巴菲特總是本著一個核心思想來做投資,就是不參與到那些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行業當中去,只把自己的投資目標限定在自己了解的范圍內。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眾所周知,巴菲特對并不了解的產業,難以把握的產業都敬而遠之。而正是如此,這種理性的態度讓巴菲特躲過了網絡股泡沫破滅的災難。巴菲特之所以看重《華盛頓郵報》,是因為他對報業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他的祖父曾經營過一份周報《克明郡民主黨報》,其父親也擔任過《內布拉斯加人日報》資深編輯,而他本人也曾是《林肯日報》的營業主任。并且在對《華盛頓郵報》公司進行投資之前,巴菲特對該公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直到他覺得自己已經真正熟悉了該行業和該公司才決定投資。大師投資尚且如此謹慎和認真,更何況我們。投資基金時我們應該吸取大師的經驗和忠告,在選擇投資標的時要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上來展開。
投資的首要前提是要了解自己,了解投資對象以及二者的匹配程度。正如人們常常說的:基金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合適或不合適的基金。投資人的需求和基金產品一樣,都是有很多不同的。每個人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對于資金的保值增值需求不同,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就顯得尤其重要。而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因不同的投資對象、投資比例,其本身的風險收益特性也不同。加強對自身和產品的了解,無疑將有助于理財目標的實現。正所謂,投資也應知己知彼,這才是投資的前提保障。考試大整理
其次,要關注和定期檢視目標基金在同類型產品里的收益水平是否穩定和具有潛力。確定了合適的基金類型之后,就涉及到對于具體投資產品的選擇。對于基金產品來說,可適當關注其業績的長期表現和穩定性。目前市場有專業的第三方評級機構定期對基金產品進行排名,借助這些基金表現的排名,投資人可以了解到基金產品在一年、三年等不同時期的業績表現情況。
最后,對于基金公司和投研團隊也可以適當的參照考察。一家公司的規范穩定是基金運作的前提要求,同時也會給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而投研團隊的穩定也有助于基金運作的平穩。
總之,在選擇基金之前應該做足功課,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做投資,做理性的投資。考試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