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時的信誓旦旦
報名時,發誓這次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一次考過。接下來,就開始在網上買了一大堆的教材資料、模擬試題,報了培訓班,也下載了學習軟件。報名后的那幾天學習熱情格外高漲,睡前看、地鐵上看、上個廁所也會翻上幾眼,甚至制定了各種小目標:這個月我要看完XX章節,下月初我要做XX套真題。
現實是,過了半個月甚至更短,因為一直背不過某些知識點,因為工作忙碌,因為各種應酬,因為一次偶爾的自由放縱,便堅持不下來了。甚至在想:一年那么多次考試,當初為啥腦子犯抽這次著急報名了?是的,你假裝暗示自己要努力,但辜負了當初的信誓旦旦。
選擇科目時的自以為是
我們都知道,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一般入門考試)兩科(法律法規+基礎知識)都是必考科目,且成績是長期有效的。通常過來人都會這樣建議你,如果工作不忙,那么可以選擇一次報兩門,通過就不用惦記了;如果空余時間很少,還是一次選擇一門比較好,考過這門再考另一門——管它呢,反正一年那么多場考試呢。這樣,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專攻一科,力求高分通過。
現實是,我覺得我很牛,一個月兩科一次通過完全不在話下。結果呢,一門也不通過這不打臉嘛。假裝自己很牛X,在別人眼里就是一個笑話。
做題時的偽滿足
偽滿足,簡單的說就是只做自己會做的。我掌握了這個知識點,我就一直做,對待自己不會的或者生疏的直接跳過,結果精通的越來越精通,不精通的還是啥也不會,反而造成了我已經復習的很好的假象——偽滿足就出現了。
錯題直接跳過,因為感覺全是當時一時大意;真題也不看,因為感覺不會再考了……有時候偽滿足感越強烈,欺騙感也就隨之而來了。假裝自己已經努力做到十分精通,考后可能往往會被摔的很慘。
填補時間的假裝充實
把自己復習的時間安排的很滿很滿,實際上呢,做了一道題,刷會微博朋友圈;背了幾篇知識點,就突然想起來某某電視劇要結局了;或者說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聊天,一邊背知識點,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因為一道很偏的知識點想不通就非得鉆牛角尖,不會就去查,查不到就去問,聞不到就死記硬背留到最后再說啊。
假裝自己從拿起課本復習了4個小時,實際上真正用在學習的時間才不到半刻鐘。這種填補時間的假裝,才是無形中的失敗。
別再自己假裝很努力了,畢竟考試是假裝不來的,證書是假裝不來的,工作是假裝不來的、薪資是假裝不來的。
努力努力,全力以赴考證吧!